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世彭会刊

河海大学彭世彰教授逝世 一个科学巨星的陨落
  •                          河海大学彭世彰教授逝世 一个科学巨星的陨落 


          1月13日,《“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记累倒在三尺讲台的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各地专家学者、农民朋友纷纷在第一时间给报社来电,表达对彭世彰同志的缅怀之情。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作出批示:“彭世彰的事迹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要求宣传部在江苏进一步收集、整理彭世彰教授的相关事迹,并集中宣传。


    农民最亲近的人


          美丽的山东微山湖畔,是彭世彰科研起步的地方。


         谈及彭世彰,已经80高龄的济宁市水利局原总工程师徐国郎眼里满是疼爱。他说,彭世彰就像他的儿子,虽然常年不在身边,但彭世彰从未忘记过他。1983年,24岁的彭世彰还是硕士研究生,跟随导师来到济宁市水利局,继而与徐国郎等人合作开展科研。初次见到彭世彰时,徐国郎压根不敢相信,这个眉清目秀的帅小伙,会真的把农田水利研究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农田灌溉研究,可是个苦差事,裤腿一挽,袖子一撩,肚里的知识全要栽在泥塘里。我还真担心这个城里来的大小伙吃不消呢。”徐国郎说。但没想到,彭世彰在田里干完活了,晚上还熬夜看资料,自学植物学、作物生理学等,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硬写出一个实验方案,叫水稻灌溉试验方案。“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就走了呢?”采访中,徐国郎反复念叨这句话,念着念着,他老泪纵横。


         同样沉浸在悲伤中的,还有那些曾被彭世彰帮助过的农民。宁夏灵武市新华桥镇村民范红至今记得,1999年初来村里做实验的彭世彰对回族的饮食不太习惯,村里干部看他吃得少,便劝他去汉族餐厅吃饭,但他却坚持要和大家一起吃。“他觉得,一起吃饭才像一家人。”范红说。


         得知记者采访,江苏省高邮市邂甲镇周邶墩村村民陈安斌紧紧握住记者的手:“记者同志,请你们一定好好报道彭教授,他帮了我们不少忙,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都特别信赖他。”


         陈安斌回忆说,彭世彰等人在开始推广节水灌溉方案的时候,大伙儿原本根本不相信水也会给庄稼收成带来危害,彭世彰就问大家:“你们说旱灾和涝灾时,哪个收成多点儿?”农民回答:“旱灾时收成比涝灾多点儿。”彭世彰又问:“高的地方和低的地方,哪里的农作物长得好?”农民回答:“高的地方作物长得好。”“那是什么原因呢?”农民面面相觑,然后恍然大悟,是因为高地的水比低地的少。然后彭世彰带他们观察实验田,农民们一看利用新灌溉技术种植出来的水稻颗粒不仅更多,而且还颗大粒满,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含量高,于是彻底信服。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只要一想到彭世彰,村民们的心头就升起一层热浪。去年,上级领导要来这里检查项目进展情况,由于实验田里有10多个坟墓,村里有干部怕影响美观,想说服村民迁坟。彭世彰得知后,立即阻止了这一行动,并找到了水利部门,提出在坟墓周围种植花卉苗木,这样既美观,又不伤害村民情感。“他把我们当亲人,才会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细致。”陈安斌说。


         30年来,彭世彰的脚步踏遍江苏、宁夏、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区,其以“水稻控制灌溉”为代表的节水灌溉新理论在1亿多亩水稻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节支总额达数百亿元。


    家人最依赖的人


         醉心学术,他曾搁浅了一段婚姻。徐国郎老人告诉记者,彭世彰年轻的时候,长期“泡”在济宁山区的田地里,那时候山区闭塞,要辗转火车、汽车、拖拉机等多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通信也极不方便,没有电话,一封信要走十天半个月。“那时候小彭没条件和妻子联系,全部心思都放在节水研究上,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徐国郎说。长期的两地分隔,造成了夫妻交流的缺失,最终导致了婚姻的搁浅。


        幡然领悟,他重新经营起一个家庭。那时的彭世彰不仅是学术界的主心骨,而且还是家庭的顶梁柱。


         在妻子邢蓓丽的心目中,彭世彰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世彰很浪漫,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牵手在校园散步,校园里大大小小的路我们都走过。每年结婚纪念日,他都会送我一些小礼物。”谈起这些,邢蓓丽像一个初恋的少女,幸福感在心底一圈圈晕染开来。邢蓓丽告诉记者,她至今不敢整理丈夫的遗物,也不敢看告别仪式的视频,更不敢去校园里漫步。“每个场景,都会触动我的心,都会勾起我对世彰的思念。”


        无论多忙,彭世彰都不忘关心儿子彭翌豪的学习。“遇到难题,爸爸总能迅速解决,要是一时没想出来,他会不停地想,连吃饭睡觉时间都不放过,有时半夜想出来,他会立刻爬起来,把解答过程写下来,放到我书桌上。”回忆起与爸爸的点点滴滴,彭翌豪泣不成声。


        彭翌豪跟爸爸还有一个约定,就是在他15岁生日那天,爸爸要带他去吃他最爱的牛排。然而在离生日还有15天的时候,爸爸却离开了。生日那天,彭翌豪对着爸爸的遗像号啕大哭:“一向信守诺言的爸爸,这次怎么爽约了?”


        彭世彰对女儿彭乃珺也疼爱有加。“我本科和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爸爸都会扫描一份留作纪念;他的微信头像,是我拍下的旭日照片,他说,我和弟弟就像这初升的太阳;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生病住院从来不告诉我。”彭乃珺说,在她和弟弟心中,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彭乃珺告诉记者,见证儿女的成长,是爸爸认为最幸福的时间。虽然已经工作多年,但是遇到大事,彭乃君早已习惯第一时间找爸爸商量。“现在遇到一些事儿,我还是想和爸爸发微信,可如今,发出去的微信再也没了回复……”说到这,彭乃珺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滚落。


    同行都尊敬的人


        彭教授去世一个月,整个河海大学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


        学校正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任主任人选,彭世彰所带的“节水灌溉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团队,目前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近年来,彭教授一直忙于科研,3年中同时进行着10多个大的项目。”彭教授的学生、河海大学青年教授徐俊增不住地抹泪。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郭相平教授说:“彭教授对技术细节把握非常严谨,作为一个学科的核心人物,他对学科战略发展的规划与促进实施,对学科师资力量的构建,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精心的安排,这样一个核心人物突然离世,我们农田水利学科顿时没了主心骨。”


         “彭教授去世的时候,我就在现场,为了科研工作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十分可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王浩院士感慨道,“彭世彰做人朴实低调,是个里里外外都实实在在的好人。彭世彰非常乐于助人,他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时间比我们早一些,我们建设实验室的时候,他在技术、学科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很多建议和意见。”


        “彭教授治学非常严谨,学术造诣很高。”谈起彭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康绍忠院士忍不住地赞赏,“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勤奋负责的工作态度!”康绍忠回忆道。


        去世的前17天,彭世彰在广州参加中国水利协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年会;去世前12天,彭世彰在北京参加全国灌溉试验座谈会;去世的前7天,彭世彰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节水科技奖评审;去世的前1天,彭世彰还在为第二天的学术报告做准备。


        “真的没想到,在一切事情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的时候,他却倒下了。”康绍忠说。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