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族谱编修 > 彭氏族谱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 泰和置县始自东汉末年,初称西昌。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泰和县,唐改太和县,明复改泰和县。称西昌之名370年的历史。南塘在县治正南直线距离约十公里处,今隶属塘州镇。而桃园、月池亦位治所澄江镇西。

    宜春合浦彭氏始祖构云公(长)孙彭伉,据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唐代进士史料和明正德年间《袁州府志》记载,其为唐德宗朝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进士。彭氏谱多记载彭伉之次弟彭仪为其同科进士,但袁州府志和馆藏资料均没有其名;长弟彭倜也没有在上述文献中有登进士第之记载。可以肯定彭伉为进士应不诬!

    以下是多据证明伉公为进士的资料:

      资料一、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唐代袁州府志的史料原件照片: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资料一”还显示伉公与构云公的祖孙关系,只是没有说是构云公的长孙而已。因为构云公他有五个儿子,即长子泾,字东里,配商氏;次子治,字南容,配孙氏;三子江,字西华,配雷氏;四子海,字北叟,配杨氏;五子滋,字世臣

    (也有“字中滋”一说),配李氏。按照封建社会家庭人伦礼制,弟之婚娶须在兄长之后,即正常情况下滋公的儿子肯定比他四个兄长的儿子均要后出生。 

       资料二、明正德年间《袁州府志》: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资料三、《纪事》: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资料四、《纪事》: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所以滋公之长子伉公不可能是构云公的长孙。何况有许多的资料表明滋公的四个哥哥均有数代后人传承,只是在后来的社会和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些后人被莫名其妙蒸发了而不知去向。客观地讲应该是被大支系吞并了,这就是强支愈强的根由,似有胜之奴隶主俘虏对手的奴隶后占为己有之状,胜者岂不更壮大。故对彭伉的准确的描绘应该是“构云之孙”,绝非长孙,更兼唐代的袁州府志还如是记载的!

    限于篇幅是文对此不展开论述。

    通过以上证据和分析,可以得之:彭伉是确有其人、确有其名、确有其位。与彭氏各派系里的族谱描述基本相同。然而在以彭构云构成的中国彭氏主体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以其五代孙彭玕为支系的彭倜派之彭氏后裔,彭伉派系也仅仅是在泰和南塘等不多的地方有。从事多年的彭氏族谱编修、研究和为彭氏族事工作的人许多年来也没有与伉公支系得到应有的接触、认识和研讨了。以致于偶遇伉公裔时他们叹息曰:发现一支伉公的后裔!就像发现新大陆,其形态异常兴奋。而更多的却是对诸如倜公派下的延年公身世、或彭寿公后嗣的研究中;对彭九的上世祖源也全部是围绕其出自嘉公系、彦武公系、师旺公系等倜公派下八个支系的考证。

    彭伉的后裔在什么地方呢!他们都是谁?

    在对众多的彭氏源流探问过程中,发现有一族人数现在多达80万人的支系,由于其始祖彭九,字省庵者的上世源流不清,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引起了我的注意,故有意接触一番。然令我感到鼓舞的是许多的彭九后裔为查清源流在奋斗,虽然他们多数都是在重复无效的劳动,但亦有佼佼者位于其中矣。有曰“揽尽九公资料之日,就是解开九公身世大迷之时”者,当谓可钦可佩者也!

    数年来收集的资料表明彭九的源出有六说。湖南有位彭九的后裔还收集到并提供另外二个资料(注“#”),合起来竟有八个版本。按世系顺序排列展示如下(他们具体的彭九上世传承,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一曰彦武公裔。江西萍乡2009年《萍城彭征君祠二修宗谱》;

    二曰彦琛公裔。湖南常宁县清道光至2009年九修的《常邑彭氏修族谱》(共四次编修);

    三曰师旺公裔。江西泰和民国十四年编修的《思敬堂石塘彭氏五修族谱》

    四曰吉公裔。湖南永顺县2004年《彭氏族谱》;#

    五曰寿公裔。湖南宜章县某地彭氏族谱,从清嘉庆年至今编修均是如此;

    六曰尧公裔。湖南新宁县《彭氏族谱》;

    七曰嘉公裔。湖南茶陵黄堂2000年编修的《永思堂彭氏族谱》、清光绪三十一年孝友堂《秩堂彭氏族谱》,等等;

    八曰喜公裔。湖南溆浦县清光绪初年编修的《彭氏族谱》(房谱)。#

     

    初略估计祖嘉公的占九公总人数的75%以上,这源于宋代到茶陵为官的彭九五代孙彭仲文(字彦秀)良好的地缘关系,经过历史上二次移民,把此举扩传至川黔等各省。

    2011前收集到彭九开基地江西泰和月池彭氏的族谱资料,其曰:“本派家乘载“惟孝公行状”及景文《爱敬堂记》云:进贤令讳兹,公之孙有居长沙者,唐昭宗(公元889-904年)时马殷僭叛,始由长沙居庐陵。宋仁宗景祐(1034年)改元,公以朝奉郎偕其子迁泰和街口。自兹至公凡一十二世,兹以后、公以前皆不可考,宁缺而不敢妄承”。非常清晰的表明九公的上源不清,断代了。数百年来九公在泰和月池的后裔,没有祖其他的人为祖,只承认是构云公的第十二代孙。

    其实收集到的湖南茶陵黄堂和秩堂的彭氏族谱里也有类似上述的记载,但在此二地的族谱之齿录里均有序的排列从彭滋到彭嘉再到彭九的完整世系传承。全部否定了“兹以后、公以前皆不可考,宁缺而不敢妄承”的结论。否定的原委有许多,是文不对此展开论述。

    一支80万人的彭氏支系祖源不清的命题,作为一个研究彭氏的工作者责无旁贷。然而自彭九到泰和白下街口至现在有近千年的时间,何况到底是九公直接从长沙到庐陵,不久后再迁泰和的;还是九公祖上从长沙迁庐陵,九公是后来再从庐陵迁泰和的,多谱众说纷纭。所以必须要针对问题的结症来寻找这些资料后方可着手下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我收集到的江西泰和月池、桃园和湖南茶陵黄堂、秩堂谱均有上述的记载。

    2011106上午在南京图书馆查阅彭氏族谱,在“唐征君三世孙伉、倜二公派衍世系表”里对九公的身世是这样记载的:

      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收藏的湖南《上湘彭氏族谱》照片 堂号:敦本堂 乾隆41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九,唐征君构云公十二世孙。按本派家乘载“惟孝公行状”及景文《爱敬堂记》记云:进贤令讳兹,公之子孙有居长沙者。唐昭宗(公元889-904年)时马殷僭叛,始由长沙居庐陵。宋仁宗景祐(1034年)改元,公以朝议郎偕其子迁泰和街口。自兹至公凡一十一世,而兹以后,公以前皆不可考,故宁缺而不敢妄承。”

    资料表明:泰和、茶陵谱与南图的彭氏谱在叙述彭九是滋公的多少代孙有很大的差异,前者为12代,后者为11代。在研究寻找祖源方向时可以暂时姑息不计,但一旦在决定世系传承时就必需要搞清楚多少代的问题。另外还有个别字(粗体字)与泰和、茶陵谱有些出入外,南京图书馆的彭氏谱在说明九公身世时的语气更加肯定,语言逻辑性更强些。

    从这94个字里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信息:

    甲、慈公有子孙居长沙。这个“子孙”在公元889-904年因社会动荡而迁庐陵。

    乙、彭九是1034年以朝奉朗的身份携子迁泰和街口的。

     

    丙、滋公以下到彭九的世系均不可考,没有传承,所以“宁缺而不敢妄承”。

    实际上这三个信息很清楚地说明:

    1、彭九的上世在长沙,或因官(可能性最大)、或贸易、或仕游。

    2904年至1034年中间最少有134年的时间,彭九不可能在公元904年从长沙迁往庐陵,134年后的公元1034年后再从庐陵迁泰和。而只能是彭九的祖上迁庐陵。泰和月池的族谱记载彭九在1010年出生,可以断定九公是在庐陵出生的。

    3、彭九至滋公中间有9代断代,即缺失9代而没有了传承。

    这表明在没有掌握充分可靠的文献资料来证明彭九的上世之前,其承接都是没有根据的,所以九公身世的这八种说法是“妄承”的结果。泰和月池的族谱没有妄承,而迁徙到外地的九公后裔都妄承了九公的上源。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证据来说明:彭九开基地后裔数百年来遵循了“宁缺而不敢妄承”的原则,而不在开基地的彭九后裔违犯了这一基本原则!所以讲现在彭九后裔持有的和在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有关彭九上源多种世系传承的族谱都是违背了“宁缺而不敢妄承”这一基本原则的产物。其不足为据,亦不足为信!

     

    20118月在国家图书馆取得江西吉水县2007年编修的《黄竹溪彭氏三修族谱》资料。该谱原始依据清康熙年间的吉郡彭氏通谱、民国初年重刊本(依康熙年间的雕版)影印,新增现代内容则是打字编辑印刷的。该谱有一篇《唐征君公三世孙伉、倜二派源流考》文,详细介绍了彭伉和彭倜的二个派系繁衍生息的地方。

    《考》文云:“荣启徙居城西桃源”。荣启是彭构云九代孙,城西是指泰和县治城西)。在考证彭伉子孙主要居住地泰和南塘、遂川雩田等地后,是文还对散居在其他地方和其他郡省居住的后裔考证曰:“……湖南常德、龙阳、茶陵黄堂、秩堂、石砻、温堂、斜堂、攸县……太和桃源、月池、吹塘、南港……等派,皆伉公裔也”。

    201110月至11月曾有针对性到江西泰和县治驻地澄江镇西的月池村、上田村隶属的桃园、椿塘、上店(三个均为自然村)、镇北的南港自然村和湖南茶陵县下东乡的黄堂村、秩堂乡的彭家祠村、石砻村。他们都是彭九的后裔,居住时间最长的有980余年的历史,最短的也有700来年。查阅泰和县和茶陵县有关史料和彭氏族谱,这些地方一直为彭九的后裔住居且从来没有其他彭氏支系在这些地方繁衍过。可以认定彭九是彭伉的后裔。

    以下照片一为考文标题。照片二和照片三是连续的页面,从右往左阅读。

    照片二左下角起是伉公后裔外迁支系详细居住地的论述

     

     

    族谱照片三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族谱照片二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族谱照片一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抵泰和的第三天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到塘州镇南塘村彭氏南塘始祖彭伉的居住地。该族收藏多年编修的族谱,择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编修的族谱和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的族谱作为考证资料。虽是乾隆谱,但与康熙年间的谱(由于太陈旧,无法找到具体的编修年月)相差无几,因为其均是采用康熙谱旧的雕版印刷的,只是增加了康熙至乾隆49年之间应有的新内容。乾隆谱里只是在世系图里有一句“荣启派徙城西桃园”的记载。民国谱照登上文外,还在欧式的第六代齿录里列出“荣启徙城西桃园”的语句。这是二谱一点差异。

    南塘民国四年编修的族谱照片

     

     

    照片三:齿录次页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照片二:世系图次页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照片一:世系图首页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该谱在“泰和南塘祖居分宗派徙之图”里有彭伉第六代孙、彭构云第九代孙彭荣启迁往泰和城西桃园(南宋后至今称“老居”的地方)的记载。也就是彭九从庐陵迁泰和,初居白下之街口,后其三子彭逵迁吹塘(现称“椿塘”自然村),寻迁匡村月池的地方。这里相隔二公里以内,大小自然村十来个,一直都是彭九的后裔在此生息。

    但南塘族谱里没有彭荣启以后的记载,月池族谱又没有彭九以上的记载,“他们”为何先后走到一个地方来了呢?他们之间没有联系吗?

    下图左边族谱照片为次页   右边族谱照片为南塘民国四年编修的族谱齿录首页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按照常理分析,彭九的后裔应该称月池为“老居”,因为这里数平方公里的地方之彭氏都是彭九的后裔,他们都是从月池分徙去的。桃园的彭氏也不例外是九公的六代孙彭惟孝的后裔从月池分徙而繁衍至今,九公的后裔称桃园为老居,必是与荣启有着联系而非无中生有!因为在《唐征君公三世孙伉、倜二派源流考》文叙述泰和城西系列地名时曰:“……太和桃源、月池、吹塘、南港……皆伉公裔”,就是“桃园”在前,而“月池”在后,而且其排列均是按照子孙长幼的昭穆,即时间迁徙的前后或先后秩序的规律行文。在叙述茶陵彭仲文派系居住的地名时曰“茶陵黄堂、秩堂、石砻、温堂、斜堂”也是

    族谱照片:泰和南塘彭氏清乾隆49年重修族谱世系图(表)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严格按照祖先的昭穆排列的。此其一。

    其二,湖南《上湘彭氏族谱》里的“唐征君公三世孙伉、倜二派衍世系表”(详见后面照片)中的“琮公次子仲文,伉公位下十四世孙,泰和桃园月池派”,也是相同的排列规律,十分清晰地显示出昭穆礼制的定律。这就可以判断荣启公与九公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既然称“老居”本身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关系,我暂且姑息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深浅程度。这就为我们寻找彭九的近世上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以致在寻找方向和思路方面不会发生根本性错误。

    如果荣启就是彭九的曾祖,那么他们中间只有二代的短缺,时间也就是120年左右,如果按泰和族谱“自慈至公一十二代” 的说法也是三代的短缺,应该比较好查出来。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和考究,可以证明彭九是彭伉的后裔而非彭倜的后裔,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我们一行人从南塘返回泰和县城的途中,有人提出到白下古城遗迹去看下,同行的吉安同行也极力地表示应该去看一下,难得有如此好的机会。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到位于塘州镇西、G319旁不远、泰和大桥南岸的赣江边。

    白口城遗址城址面积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外城全长1941,除西北部部分损毁外,大部保存完好。内城平面呈方形,处在城内北侧,全长861,面积4.3万平方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处豁口可以肯定为城门。建筑结构 内城为东、西北、南面3处豁口,均可确定为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其底基距赣江水面落差仅2,赣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

    经考证:白口城为著名的江西省西汉十八县的庐陵县县治,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城址文化堆积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它可以作为江西乃至江南城址考古的一把标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白口城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公布为江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江西古今地名志》记载:“梁大宝初(公元550-551年),陈霸先自岭南引军讨侯景,高州刺史李迁仕拒霸先,霸先遣其将杜僧明等筑城白石拒之。迁仕亦筑城相对,既而僧明生擒迁仕。今两城旧基尚存,东谓之石城,西谓之高城”。

    《志》云:“白石城,又谓之白下。今城东门外有白下驿,自隋唐至今不改”。

     

    泰和白口城遗址照片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白口城处赣江边,对岸就是南圳,上了公路北边就是上田,往东500就是月池,再向西北200就是吹塘(即现在的椿塘)。上田向西约1千米就是老居。这里是交通要道,泰和的码头设在赣江南、北二岸。抗战时期的浙江大学就是内迁到上田镇的。

    彭九於公元1034年举家从庐陵迁泰和,乘船溯江而上,来到泰和南码头,拾阶蹬岸到“白下驿站”之处的街口,应该就是这里无疑。要不怎么会“初居白下街口”呢!“今城东门外有白下驿,自隋唐至今不改”,此处有房可以栖身暂居啊。临时居所焉可久住,故后有彭九长子彭暹迁北厢之羊马巷,次子彭达迁庐陵东固(今青原区东固乡),三子彭逵迁河对岸的吹塘,寻迁匡村月池。

    彭逵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人物,刚成婚不久,18岁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外去世,招魂葬盘古山桐木岗。可怜康氏有孕在身,待婴儿呱呱坠地,丈夫却早死去数月矣。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康氏含辛茹苦,抚孤成人,续延香火,遂成巨族!彭仲文、彭惟孝、彭吕(字景文)、彭与智(字叔介)、彭百炼、彭维新、彭浚、彭玉麟,是彭逵之裔,亦彭九之后,均为彭伉的子孙矣!

    应该说他们还不是彭九后裔精英人物的全部,在近千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彭九的后裔多有“失散”者。就像当年彭九的上世在劫难中,“宗族散处,谱牒废坠,其字讳第行、生殁葬配仅朝奉郎九公以下而已”一样而没有归宗。就是已知彭九为其始祖的后裔里也在数百年时间里没有归宗彭伉的名下。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从根本上违背了编修族谱的基本目的!

    造成如此结局的应该是唐末至五代十国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使记载彭九上世传承的湖南族谱(应为墨写谱)被丢失,更兼宋末至明初这百年的社会动乱,就连源自彭伉的族谱也毁坠!只有采取最无赖的保守方法“谱无明文,不敢妄传”。而具有发展心态的外迁后裔就各自找祖,以致演绎出九公上源世系的八种错误传承。好在族谱不是孤本,谁也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族谱毁灭,更不能把名人写的族谱序言、传记、笔记等文章全部焚毁。按照中国的传统,名人自己,或后人,或门生,或友人,都会把其一生的文章汇集成帙而付梓刊行并广为赠送。

    故每在社会安定,人们生息得以维持生存后,就必会再编修族谱。这在明代的宣德朝到正德朝,即公元1430年至1520年的近百年时间和清康熙后期至乾隆中期约50年时间。各氏在盛行编修族谱时期,都会“翻箱倒柜”广泛征集同氏的遗谱、残谱、文集、纪事、笔记等资料时才成为可能。对这些征集来的文献进行归类、整理、比对、稽纠、考证、实地考察等多个环节,并予以多次反复修订、重新编辑、校对等部骤,最后印刷成本。

    以构成中华彭氏主体的江西彭构云后裔,在这二个历史阶段为彭氏传承世系和梳理祖源做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以江西吉安地区为核心的构云公后裔的先祖们,充分认识到断代和乱祖的危害性及紧迫感,若不在社会大变革后立即着手族谱的续修,延续数百年的彭氏族谱将毁在“我们”手里,岂不成为千古罪人!通过他们辛勤的劳动,是役竣矣!我们研究彭氏的不惧无米之炊、无水之源了。

    我到湖南茶陵时,无意中收集到安仁县彭氏於民国二十一年编修的《松溪九修彭氏族谱》,在由嘉公十七世孙寿灌於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十一月九月撰写的“灌公老源流序”一文里就十分清楚的记载:“宏(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嘉溪(注:江西吉水县五嘉塘黄竹溪)宗兄节斋命庠子儼持谱远来会修,时值灌贡赋上京,惜乎未具!吾松溪支谱则彼止修。嘉溪各派而松溪之派略见其大纲耳。尚幸祖宗有灵,宏(弘)治七年(1494年)宗兄玉洁任长沙推府摄吾州事(注:时寿灌族居茶陵州南)。檄请灌谒,出示节斋续编族谱,附灌热视,孝弟之心油然而生”。

    《松溪九修彭氏族谱》之“灌公老源流序”一文原件照片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宋末至元末近百年社会变革,明朝定鼎,百业待兴,后又因“清君侧”再次动荡数年。苦难深重的民族还需时日才会有能力重振自己的族谱!安仁彭氏也只有在北宋末年三修族谱,一晃三百八十年后的明代中期才得以圆四修族谱之梦!

     

    告别茶陵来到长沙后竟得到一函五册的编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的湖南《上湘彭氏族谱》的浏览,其堂号为敦本堂。该支属于彭伉后裔,真有点锦上添花之感,优哉乐哉!他们族谱的编修同样得到祖源地江西庐陵彭氏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完成。

    由嗣孙荣造允师氏於大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撰写的“上湘彭氏族谱辑要原叙”一文中就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其文云:“前岁(公元1751年)豫章允臧、实椅携谱来湘征修,各派世系较详。而乙丑(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谱中历代名卿大儒叙文未及备载,仲男华翥遍录得十八首,源流愈悉”。

    而在由嗣孙华节字谓和者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撰写的“序”言里云:“……伉公生远公,远公生中公,中公生子三:和、谦、让。让生瑫公,瑫公生焕,焕生仁滨仁晟、仁秀、仁清。仁秀乐山水,工郭璞青鸟之术,由善化卜居湘邑石花之方石焉。树德业儒不乐仕进,是为迁湘始祖。至于谱牒之流传自宋

    湖南《上湘彭氏族谱》照片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有思永公撰戊辰通谱,前明洪武间(公元1368-1398年)子裴公撰豫章湖湘谱,中间凡五经修撰。至本朝乾隆丁卯(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庐陵山口远上公至湘同予房兄紫先及族叔允师公续修通谱。自构云至吾族崇字辈,凡二十二世生殁陪葬、世系班列、与夫文集传跋、字号职衔类皆炳然可考”。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证实民间的编修族谱始于宋,兴于明,盛于清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彭构云后裔在其生息的腹地江西庐陵地区数次挽救了彭氏世系的断代和混乱的支系错接。否则今天要理顺彭九这一大宗族归宗彭伉派下那真是奢望了!通过庐陵编修的《吉安彭氏总祠族谱》把这一记载刊印在更多的族谱中,以致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过后,还有孤本、或残本、或跋、或传记等散落人间,彭氏的先人又拾掇起来再予刊刻发行而又一次递传至今。

    要不我们在今天:

    何以看得到吉水伍嘉塘《黄竹溪彭氏三修族谱》记载的“唐征君三世孙伉、倜二派源流考”之文;

    何以看得到湖南《上湘彭氏族谱》里的“唐征君公三世孙伉、倜二派衍世系表”中的“琮公次子仲文,伉公位下十四世孙,泰和桃园、月池派。仲文迁湖广茶陵州……”之句;

    何以看得到泰和月池、湖南茶陵黄堂等彭九派下族谱记载的“按本派家乘载“惟孝公形状”及景文《爱敬堂记》云”之语。

    然而尽在咫尺的泰和南塘和桃源月池的伉公后裔,不仅在此多个社会安定阶段没有抚平因动乱给族谱方面带来的创伤,积极地去寻找“宗族散处,谱牒毁坠”,从而完善自身的谱系。还是做了现在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相关资料。但其采取消极

    的“宁缺而不敢妄乘”的无赖之举就充分说明本身没有像彭倜派的后裔一样具有危机感而振作起来寻祖,心甘情愿誓守侥幸留存在自己手中的族谱。这些彭伉后裔的各支系各届编修的族谱居然没有一次登载了像《唐征君公三世孙伉、倜二派源流考》文章,反而还把已经数次登载的“惟孝公行状”和《爱敬堂记》二篇重要文献没有在以后的族谱里刊载,成为千古遗憾!

     

       

    最后有必要阐述一下有关彭九后裔中祖彭嘉的问题。

    资料显示,祖彭嘉的都是外出的彭九后裔,这应该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无祖”的情况下之举。而泰和月池及其附近支系一直遵循“谱无明文,不敢妄承”的基本原则编修历代族谱。

    彭九后裔祖彭嘉的世系是:九世彭嘉——十世彭斌——十一世彭国材——十二世彭九。彭嘉三个儿子初居地的族谱资料可以证明彭九的祖源是否出其派系。

    江西庐陵同完彭氏开基祖彭斌后裔在1980年录入清康熙年间老谱的手抄本记载,其世系是:

    1九世,本派祖嘉公,字和夫,行十六,静州参军。子三:安、完、斌。

    2、十世斌公,号文质,配谢氏,子四:大材、美材、国材、廷材。由庐陵山口徙居永福乡(注:今官田)同完、彭坊、平田、竹山、仓下。

    3、十一世,大材,子一:先昭。

    美材,子一:先启。

    国材,子二:文昭、文启

    廷材,配王氏,子二:瑞启、祥启。

    4、十二世,先昭,子三:天径、天伦、天常。

    先启,子三:天相、天真、天辅。

    文昭,子三:天弼、天佐。

    文启,子一:天秩。

    瑞启,子三:天肇、天乐、天钧。

    祥启,子一:天福。

    在国材的名下记载着“子二:文昭、文启”,没有彭九的名字,或省庵的记录,也没有类似“某外出失传”的记录。其他各房世系、序言和源流等内容,均没有彭九的记载。可以确定彭九不是国材的儿子,亦不是彭嘉的曾孙。所以可以界定彭九外出后裔以彭嘉为祖是出处无据,是错误地把彭九承接在彭嘉位下的讹谱,毫无信任度。

    为慎重起见,还查了彭嘉另外二个儿子的后裔族谱。江西吉水县2007年编修的《黄竹溪彭氏三修族谱》记载彭嘉次子钺(嗣业,字完)的世系是:

    九世彭嘉——十世彭钺——十一世彭海——十二世彭松——十三世彭光著。其中第十一世彭海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彭槐、彭松、彭柏和彭杉。没有彭九,或省庵的记载。这四个儿子的名字带“木”字旁,与彭九的名、字的形状相差甚远。

    湖南安仁棲凤彭氏于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九修族谱记载的彭嘉长子彭锡(嗣田,字安)的世系:

         九世彭嘉——十世彭锡——十一世彭河——十二世彭椿——十三世光炳、光炯。

         十二世彭梓——十三世光焕

        同样没有彭九的记载。彭嘉三个儿子居地的族谱不管是世系还是源流或序言,均无彭九的任何记载。故把彭九传承于彭嘉的位下应该说是无根无据,毫无证据可言。只能证实是乱祖他人的行为,其族谱记载的内容错误的传承了彭九上世祖源。同样,它也完全违背始祖彭九居地月池族谱的基本属性“谱无明文,不敢妄承”的原则。

    但有人说彭九是彭嘉的后裔,并言“国材(嘉公的孙子)就是九公的父亲”,且“多谱记载如此”。如此系列粗浅简陋之语不像在做学问,学术是以论证为核心的,非强辞夺理可以服人的。

     

      江西庐陵同完彭氏开基祖彭斌后裔在1980年录入清康熙年间老谱的手抄本

    江西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上世祖源考 

    从对彭九世系上源的关注到去年第四季度赴江西和湖南实地进行田园调查,对“彭九”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肯定他是伉公裔。同时也顺便查看了彭嘉的世系族谱,里面没有九公的名、字、号,排除了彭九是嘉公后裔的论点。我还关注各网上有关彭九的文章和论坛,对我启发不少。但有人说彭九是彭嘉的后裔,言“(嘉公的孙子)国材就是九公的父亲”,且“多谱记载如此”,如此系列粗浅简陋之语不像在做学问。学术是以论证为核心的,非强辞夺理可服人的。

    初次探讨彭九世源,感概颇多,然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看到“惟孝公行状”和《爱敬堂记》这二篇关键性文献,更遗憾的是“惟孝公行状”一文不知出自何人,这对于找到它不知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查很多古籍中的“集”方可得之。相对而言,《爱敬堂记》则要容易些。只是在吉安的时间有限,行程排满,不得已暂时搁置下来,待下次吧。

    在此抛砖引玉,撰写本文,希望接下来能够把彭九上之世系承接好,敬请彭氏多多支持,亦对是文多多提意见和批评指正。

     

                                         安里  撰于 宁·雩山

                                2012310日  201434略有修改

     

    转载该文请联系本人!

    联系电子邮箱:1914757867@qq.com

     

    后记:

    这是一篇余以“安里”署名的对九公身世考证的文章,写于2012318日。全文是以对彭氏族谱有些认识而非彭氏的口吻来撰写的。这基于不想带彭氏观点,更不以九公后裔自居,看能否写出客观公正的考证;为避免一些彭氏看了熟悉的名字就以有色眼光来阅读,而看到“另氏的署名”,可能会以平静的不带个人感情的心境来读是文。实际上我之目的就是欲取得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即读者公正的评价。稿成后给了不了解此情的多位宗亲阅读,他们均没有发现是文出自我手,其评价“非常客观,史料齐全”,并要我引见“安里”……。

    自在网上和我的博客刊载后,许多的宗亲在我留下的QQ里来信联系或留言,说文章还行。还称赞我为彭氏做了件好事,使我既高兴又不好意思。我是在为自家办事呀!

    还有宗亲问“宁·雩山”是否是指南京,但南京旁边没有叫“雩山”的地方。“宁”当然是指南京。因为201110月初我们一大家六人到南京参加外甥的婚礼,余暇到南京图书馆查得九公上世之资料,成为我在探寻九公身世的道路上重大的转折。南京对我来讲是一块福地、一块沃土!

    雩山在湖南茶陵县秩堂乡,因南宋孝宗皇帝赵慎题“雩山”后,其山、建于晚唐的雩寺和雩泉均改为皇雩山、皇雩仙、皇雩泉。我的祖上来自秩堂雩山脚下,我对它有一种神奇而美好的憧憬……,我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和陵 平之氏於衡阳石鼓书院旁小斋

                                   2012627谨记

     

     

    和陵案:

    这是我在201112282012年元月2日到江西吉安地区为理顺泰和月池彭氏始祖九公的上世祖源作的调查和收集资料,回湖南衡阳市后对几年来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研究后所写的初步考证。这期间我是第一次到赣州参加了赣州彭氏宗亲联谊会的年会(1231日晚上到,元旦参加会议)。

    是文我以“安里”笔名而写,文章也是以非彭氏的口吻所述。主要是基于不带观点,特别不带九公后裔的心情来做,以免被情感所羁绊,使叙文不“先入为主”,尽量做到公正客观地考证。

    几易其稿后,我把文章给了不了解此情的多位宗亲阅读,他们均没有发现是文出自我手,其评价“非常客观,史料齐全”,并要我引见“安里”……。看来不带观点,客观考证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但我希望对九公祖源有认识的宗亲、特别是九公后裔能够提出意见和见解。这也是我把它呈送给赣州宗亲看的根本目的!

                                          2013127日於湘衡演武坪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