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上海浦东彭镇的“彭”与彭姓有何关系?
  • 彭镇(Pengzhen)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南以随塘河为界与芦潮港农场接壤,北与万祥镇相连,东与泥城镇为邻,西与南汇大团镇和奉贤四团镇毗连。面积30.7平方千米,在县境东南部,马五公路、彭平公路交会处。

    1995年9月,彭镇撤乡建镇。2002年6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彭镇镇和泥城镇建制,合并建立新的泥城镇。

    关于彭镇的来源,有两个说法:其一认为彭镇这个地名源于“蟛蜞庙”。据史记记载,蟛蜞庙来源于一尊木雕菩萨的光临,从某种角度说,也是一个“苦难”的传奇。史料有记,在1796年至1820年嘉庆年间的一个夏季,闯滩的一位渔民在海边捕鱼时网到了一尊木雕菩萨,便在芦苇荡中建了一间烂泥墙壁的茅草屋,供奉着这尊前来“救苦救难”的菩萨。自此,从这里出海的人总要到这座庙中祈愿平安。因为茅屋的四璧和菩萨的身上都爬满了蟛蜞(淡水产小型蟹类),便称其为蟛蜞庙,久而久之周边便成为“彭镇”。

    另一种说法认为:彭镇得名于彭姓,来源于人,非蟛蜞。
    据《南汇民政志》《彭镇镇志·行政区划》等记载,1950年6月,南汇县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彭镇地区的彭镇乡、马厂乡、小泐乡划归泥城区管辖。其中,彭镇乡下辖11个村,其中1个村名叫“彭庙”。而据《浦东新区村史》记载:“2010年12月底,泥城镇有11个村,分别是:公平、海关、杭园、横港、龙港、马厂、彭庙、人民、新泐、永盛、中泐村。”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彭庙这个村依然存在。

    既然是彭姓的庙,那清代末期,该地区有无彭氏大族呢?答案是肯定的。
    民国《南汇县续志·人物志四游寓》有《彭以藩传》:“崇明人,家一团泥城,贫而勤读,初以训蒙糊口,修脯所入,置田三十亩,自耕自食,家日以丰。海滨民风强悍,以藩思化以诗书之气,捐田二十亩,假纯阳道院设义塾,又捐田十亩充兴仁义塾经费,酷恨烟赌,有犯必惩,故终彭之世,烟寮赌窟,泥城中无一存者。”
    《新港镇志》中也有《彭以藩传》并给了他高度的评价“彭以藩(生卒不详),原籍崇明,清咸丰年间迁到南汇县新港地区,居住在今路北村,垦荒种田。彭以藩未入仕途,但在民间颇有威望。清光绪九年(1883年),南汇县受台潮侵袭,圩塘被毁,芦场灶地悉被淹没。乡绅彭以藩出头带领群众向南汇知县王椿荫提议另筑新塘。清光绪十年(1884年)知县王椿荫正式领筑,彭以藩参与募捐集资,任劳任怨,襄理工匠始终费懈。人们为纪念彭以藩修筑海塘的功绩,故称“王公塘”为“彭公塘”。

    又据民国《南汇县续志》记载:清朝末年,因海中屡有木船遭风失事,为使船工上岸栖息及处理失散财物,彭以藩发起建造木行公所,地址位于二团乡四灶港南侧(今新港镇路北小学),意在保护商人利益及处分失散财物。又载:彭以藩捐田2.67公顷,开设义塾于木行公所内,旨在为当地民众提供求学就读机会。彭以藩不仅在新港地区办义学,还在其他地区办学,据《南汇县志》(1992版)大事记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年),彭以藩捐田6.27公顷,在泥城地区倡办理真学社,为南汇县塘外地区学校之始。”
    《南汇水利志》亦有记载“彭公塘,又名王公塘。塘身北起川沙撑塘,南行,经南汇县老港、新港,折西至泥城南角,全长37.96公里,高2米,顶宽3.3米,底宽10米,用土50万立方米。”
    综上可知,彭以藩籍贯崇明,家在泥城,在今书院镇地区也有居住地,兴办实业,捐资兴学,严惩烟赌,发起、集资、襄理修筑彭公塘,尤其在泥城、书院等地区影响很大,他虽不是政府官员,在他有生之年,“烟寮赌窟,泥城中无一存者。”

    而在彭公家居地,泥城南角彭公塘内侧,有一座“彭鸭庙”,《南汇县续志》《大团乡图》中彭鸭庙就在蟛蜞庙所在地。故,彭镇得名于彭姓,来源于人,非蟛蜞。
    如今的彭镇,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99年,镇政府和上海农学院联合投资组建青扁豆研究所,同年创建的“上海东港综合经济园区”,是上海市农委批准设立的县级综合经济开发区。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力平对园区视察后题词:“东港综合经济园区”;文教卫生事业有所发展。中、小、幼、成人教育、医疗卫生得到发展,校(园)舍、设施、设备全面更新。新建校(园)舍10131平方米。2000年,创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彭镇基地”,投资506万元,开发面积为80公顷。特别值得一体的是,彭镇玉雕工艺品著名。

    资料来源:《彭公塘、彭鸭庙与彭镇得名考略》(作者:孟渊)

    临港叙事:彭镇一座庙【陈连官专栏】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