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彭育林:工艺技术战线的“儒将”
  • 彭育林:工艺技术战线的“儒将”


    《十四天的突击》《三年画好一个圈》《二十余天的军旅生涯》······这些见报稿件的作者是兵工技术人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彭育林,就是这样一个明明可以靠文才吃饭的人,却偏好技能。


    他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技术研究先进个人、湖南省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江南工业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为江南工业集团技术与信息化中心产品总装工艺室主任。能文能武的他,在工艺技术战线上可谓是一位“儒将”,对产品技术归零、生产工艺保障、科室管理培养等方面样样在行,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攻克产品技术归零

    彭育林主要从事产品总装工艺技术保障工作,曾担任多个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技术负责人,先后承担某系列某产品侧飞归零、俯仰通道飞行异常、近距离掉地等技术归零工作。他协同总师单位、承制单位,开展研究分析和验证试验,提出多项改进措施,使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后续产品的正常交付和验证提供了保障。
    2021年初,某产品在交验过程中出现故障。若不能快速完成产品技术归零,将会影响到公司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乃至影响到前期未完成试验的批次产品。他提出立即去收集现场残骸并查看经纬仪数据。他顶着烈日前往落区,参与残骸搜寻,分别对每块残骸的位置、距离进行标识记录,经过2个多小时的搜寻,现场收集到了30多块残骸,为后续的故障排查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回到宾馆后,匆匆吃了几口饭,踏上了返回行程。在返回的航班上,他根据记录的残骸位置和产品飞行数据,绘制了残骸位置图并计算了距离、角度。晚上赶回单位,未放下行李,他便来到公司,在故障分析会上汇报了故障情况,并提出了初步的排查建议。
    期间,他常常忙到深夜。家里孩子经常问妈妈:爸爸昨天晚上是什么时候回家的?通过他历时2个月“白加黑”的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产品故障归零工作,确保了该批产品顺利完成交验。

    干好首批生产保障

    2021年,公司有5型产品为首批生产,彭育林是某系列3型产品首批生产的技术负责人。其间,他编制了产品总装工艺方案,完成了试生产大纲、首批生产鉴定检验大纲、工艺技术总结的编制工作。为提升产品的工艺性,组织开展了工艺审查,累计提出了110多条建议反馈给总师单位,其中70余条得到采纳。项目组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总师单位的一致认可,并选择公司代表签署产品图纸和规范的工艺审查栏。
    首批生产启动前的工艺培训,他打破常规,运用产品总装工艺流程图和装配工艺过程相同点、不同点、关键控制点的“1图3点”创新培训方法,得到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同时,他牵头成立总装技术服务突击队,队员们按各自分工坚守在生产一线,及时解决了联试、通电、总装等各道工序的生产瓶颈,为首批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彭育林想方设法把技术保障做到极致,提前谋划,带领团队全力做好生产服务工作。他组织全面梳理了产品总装总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加强控制措施,提升了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结构特点分析和工艺验证试验,提出了模块化工艺编制思路;通过攻关,及时解决了通电系统干扰、遥测数据接收异常等设备技术难题。最终,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保障了三种产品首批生产的圆满完成。

    做好人员管理培养

    彭育林所在科室有21名成员,承担了公司某多个系列产品的总装总调工艺技术保障工作和十余个科研试制任务。身为科室主任,他积极组织科室成员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并根据各个成员负责分工不同,制定了相对应的年度工作目标,提高了科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他根据科室成员专业技术水平,合理进行项目任务分配,采取以老带新方法,做好了年轻人的“传帮带”工作。同时,注重培养专业技术扎实的年轻人,安排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敢于压担子,让年轻人放手工作。他在科室推出了“轮岗”管理制度,让成员们都有机会接手“烫手山芋”的项目,提高了大家技术攻关能力。
    科室在他的带领下,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其中,科室成员刘韶光、任子健、石永巧等新同事,经过入职一年的锻炼,均能独立完成售后保障任务;廖建容、梁昌健等人荣获省芙蓉杯女职工“五小”竞赛二等奖;张丙坤、吴炎佩、刘再东等人经单位推荐前往总师单位进行交流学习。
    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勇担重任,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心态,不断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兵工技术人员的“强军梦”。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