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彭氏年画
  • 微信图片_20220122163444.jpg

           有着120年历史的彭氏年画,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氏年画的传承人刘福丽博采众家之长,不仅将年画与灯彩艺术相结合,还开发出许多文创产品,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新的形式更好地传承下去。


      闯关东落地生根,一代代技艺传承

      刘福丽是彭氏年画第三代传承人。彭氏年画第一代传承人彭谦是刘福丽丈夫彭士学的爷爷,“爷爷1919年闯关东到黑龙江省兰西县落地生根,他是山东省历城县人,在山东时就很喜欢年画,到黑龙江后,发现这里也有过年贴年画的习俗,但是那个年代买年画不是很方便,爷爷就自己画。来串门的朋友和邻居看到贴在墙上的年画,也都想要,于是爷爷潜心研习年画技艺,画年画赠送给亲朋好友,逐渐有了名气。后来我公公也开始学习年画,再加上我先生,彭氏年画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刘福丽说。

      对于自己是如何成为彭氏年画传承人的,刘福丽说这得从她与丈夫彭士学因年画结缘说起。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的刘福丽,18岁拜天津杨柳青年画领军人张克强为师,在天津杨柳青画馆学习了7年。其间,彭士学到画馆参观,同是东北人,同样喜欢古诗词、年画的两人聊得非常投缘。后来,彭士学也拜张克强为师,两人共同在天津学习年画。

          2004年,学成归来的两人回到兰西,组建了家庭,并于2008年创办杨柳青缘画苑,把杨柳青年画和彭氏年画两种技艺完美融合。


      坚持古法手绘,件件独一无二

      与杨柳青年画的木版印制不同,每幅彭氏年画都是手绘,并且至今保留着初始时的画法,遵循着起稿构图、定稿勾墨线、上画门、刷胶矾水、着色开脸、描金描银、装裱7步古法,始终坚守着人物饱满传神、植物鲜艳富丽、动物灵动可爱的传统画风。

      彭氏年画每幅彭氏年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都是手绘,彭氏年画产量不高,每年大画能画五六十幅,礼品画能画上百幅。

      虽然学过7年杨柳青年画,但刘福丽说她更喜欢彭氏年画:“手绘的年画比木版印制的要灵活,还可以随心所欲创作,尺寸也是可大可小,但是木版刻制的就受限了,因为会画画的画师不一定会刻版,会刻版的师傅也不一定会画画。”

      手绘勾勒的线条、色彩斑澜的晕染,每一幅彭氏年画都注入了传承人匠心独具的技艺和情感。从憨态可掬的白胖娃娃到福禄寿的美好寓意,彭氏年画传承人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人们心中最朴素的愿望。


      开拓文创产品,画出美好祈愿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扫完屋舍,我们就可以贴上一幅吉祥喜庆的年画,寓意新一年好运的到来。”刘福丽说,虽然现代人不习惯在墙上张贴年画了,但是在家中摆放年画摆件同样会使居室喜气洋洋。

      除了年画,彭氏还有一项省级非遗传承——灯彩。彭氏灯彩有着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彭氏年画第一代传承人彭谦在山东时就开办花灯作坊。传到刘福丽这一代,她把年画技艺融入灯彩里,制作的年画娃娃灯被中国彩灯博物馆收藏。

      在兰西,彭氏家族都住在彭家大院里,这个占地5万平方米、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大院在当地很有名。刘福丽说,爷爷闯关东到兰西落地生根后,家族里的几十口人都住在大院里,现在这里还生活着10多口彭氏家族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家族里有的人上大学了,有的出国留学了,纷纷走出了大院。2019年起,我和我先生在彭家大院开办了兰西县冰雪花灯游乐园,现在已经举办三届了,每年都有五六万人次来参观游玩。”

      为了将年画技艺更好传承下去,刘福丽不定期地免费培训喜欢传统年画的学生、儿童和贫困人员,近3年来已培训近百人。刘福丽说,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彭氏年画,希望大家都能画出心中最美好的祈愿,“画一段好景,愿一岁长安。”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