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彭历洲新书近日首发
  • 彭历洲新书近日首发

    青山白云,杂花生树,老干新姿,健碧缤纷……由已故著名书画家陈佩秋先生撰写书名,陈佩秋先生入室弟子、青年书画家彭历洲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清时有味——彭历洲书画集》于近日首发。

    作为一位80后海归学者,彭历洲文质彬彬,待人谦逊,有着自信的阳光笑容。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彭历洲有着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彭历洲书画集》的第一页就有陈佩秋先生撰写的《会心处不必在远》横幅。在彭历洲看来,这幅书法也代表了他的心境——会心处不必在远,,事能自足心常惬。“我是幸运的,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众多前辈的指导,不必舍近求远,只要肯用心,随时随地可得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乐境。”

    在《彭历洲书画集》中有众多名家为其题写的翰墨,像传印长老、韩敏先生、王赞先生、陈振濂先生、徐里先生、陈翔先生等等。陈佩秋先生身前还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赞许彭历洲的作品“观其小作,气韵生动,清音雅趣,无不入妙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赞先生则在序言中表示,纵观彭历洲之画,花鸟草虫取法两宋,用工笔双勾,赋以重彩,把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原来的传统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色,无论是《三余图》还是《仙人掌上玉芙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特点,又具有浓浓的高华阁笔墨气质与神韵,令人赞叹。

    彭历洲坦言,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一直聆听陈佩秋先生的谆谆教导,特别是她曾经说过,对大自然的概括取舍是否得法,对艺术风格的形式取舍是否对路,这些都不能只靠自己一人的主观判定,它必须依靠并听取同行和大众的指教与批评。在这本书画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前辈对于彭历洲书画的点评。而对于观者来说,通过彭历洲与名家的合作绘画,可以感受其尊师重道,守正创新的心路历程,感受其不懈的艺术追求之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担当。

    在绘画之外,彭历洲更写得一笔好书法,特别是对于赵朴初老书法艺术的感悟与领会,令人惊叹,也足可见其追求之高,悟性之强,机缘之深。对此,彭历洲谦虚地表示,赵朴老对于书法的深厚造诣,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而又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其书法艺术造诣之高,源于其佛学思想精髓,这是自己很难达到的高度,而自己只是从一遍遍临摹中来体会其中的禅韵,正如在书画集中的一张书法“乐在其中”,彭历洲也非常享受书法给其带来的快乐。

    彭历洲平日三教经典熟稔于心,尤精佛教天台宗的性具思想以及法相唯识理论,并诗书兼能。作为太仓佛书画院副院长的他,也积极关心支持太仓佛教文化艺术工作,并多次在市佛教界组织的慈善义拍中,笔墨供养,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在这本书画集中,不难看出彭历洲近年来在书法艺术上的孜孜以求与天心禅韵,令人感佩。不仅如此,曾师从当代梵文研究大家林光明先生通晓悉昙梵文的他,还能以唐代悉昙梵文的书写方式书写吉祥语,收录于此册之中的诸多梵文书法,更令人为其深厚的学养与功底而折服。

    虽静而常往,妙趣而天成。彭历洲以书画艺术作自己的修行道场,优游其间,冷暖自知。我们期待通过这本书画集,让大家看到一位有品位、有追求、有德行的青年才俊。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