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寻根问祖时家谱能起多大作用
  •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是人生的终极追问,也是人类的“迷惑”行为。
          除去哲学家、文学家之外,普通老百姓居然也会想到这样一个论题,甚至会为之付诸行动。
          在老百姓那里,这个论题一点不玄乎、一点不诗意,它很具体,很现实,就叫“寻根问祖”。
          你说吃得饱饱的,活得好好的,管那事干嘛?可是,不行。到了一定阶段总会有人这么想,这么做,无论你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
          寻根问祖,“形而下”点说是找老家,“形而上”点说是寻祖先。
         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但历史上因逃亡、谋生、宦游而背井离乡的比比皆是。于是寻找到老家成了中国人心里最大的期盼。
         在所有家谱的开篇,都会有始迁祖从哪里来的介绍。
    在山东等地,“山西洪洞大槐树”,“河北枣强野鹊窝”,“山东青州府”,“江西瓦屑坝”, “南昌筷子巷”“南雄珠玑巷”是关于老家的高频词句。
           可是,一般而言,它们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并非地理意义上的“老家”。
          为什么呢?这几地,是历史上移民的聚集地。
         明初明太祖、明成祖时期,因元末战争及“靖难”之役,河北、山东人烟稀少,于是朝廷从山西等地向两地移民,其中一部分以山西洪洞为“始发站”,而河北枣强则是移民的“中转站”。
         山东青州情况稍有不同。青州自唐宋以来,就有着山东首府的实际地位。主要是因它处于山东腹地,受战争影响较小,较为安全。而当时的济南同青州比,则是军事要塞,受战争影响较大。所以,当战乱一起,就形成了“洼地效应”,四周难民齐向青州聚集,把青州作为避难所。最终因青州容纳不下,难民就又自发地向认为安全的地方迁移。(也有朝廷有组织的迁移)
          说几地是移民的“始发站”与“中转站”就是因为上述原因。大概这几个地点对初代移民来说印象深刻,他们经常对子孙提及,子孙最终忘记了生养祖先的具体村落,而以这几地作为故乡。所以说,它们多是移民象征性的故乡。
          一般而言,在家谱上要辨别“真正”的、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很容易——地址叙述越具体,其“真实”性越强。
          既然明白家谱在寻根问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那么我们在创修或续修家谱时要注意些什么细节,掌握何种技能呢?
          人类都有追根溯源的情结,而家谱就是一份备忘录。它把记忆用文字标注固化下来,来对抗遗忘。
          所以,如果你要创修或续修家谱,千万要重视族人的迁徙信息。或许你在记录时,族人刚刚远迁,你觉得情况大家都知道,记不记无所谓。但过上50年、100年,它的用处就大了去了。
          那时你或许已经不在人间,但你记下的那一笔可能会让很多人感激你的劳绩。
          同时,要修编家谱,您还需要一个考证能力。老家谱提及的始迁地与始迁祖,老祠堂与祖茔,家族人物与历史事件,等等等等,有些会需要你写些考证文字。你应当掌握相当多的历史、地理知识,会文献搜索、信息分析、逻辑推理与田野作业。
          而做这些,对你而言,不止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寻根问祖,更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