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彭儒:忠诚革命 一生为民
  •        2010年10月5日,母亲彭儒在北京逝世,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一张“忠诚革命,一生为民”的手迹使我眼前一亮,这八个字是母亲一生奋斗的宗旨,是她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更是她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母亲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最后一位离世的红军,在她的追悼会上没有播放哀乐,是井冈山的红歌《十送红军》和《映山红》为她送行,井冈山的烽火岁月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父亲、母亲最后坚持井冈山斗争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我永远不能忘怀!

          1929年初,敌人向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方向转移。由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井冈山的五大哨口相继失守。

          时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的父亲陈正人和母亲负责组织部队和群众撤离,天色渐晚,敌人紧追不舍,到最后他们俩因来不及撤离被困在了山上。……

           母亲回忆说,后来在井冈山上的红军估计只剩下他们俩了,可他们坚守井冈山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

           那年的冬天出奇的冷,连续下了40多天大雪,山路被大雪覆盖得死死的,很难辨认方向。父母亲想尽了办法,说服了一位年轻老表,给他们带路,到荆竹山去找地方党组织。

           他们三人每人柱着一根竹棍子,沿着崎岖的山路,顶着寒风,踏着越下越大的雪,绕过敌人的哨所,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

          那时母亲已有了身孕,行动很不方便,也不知摔了多少跤。终于在一座荒山里,找到了荆竹山的乡长和党支部书记刘苗。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一大”期间女红军合影——前排右起:彭儒、曾碧漪(古柏夫人)。后排右起:贺子珍(毛泽东夫人)、周月林(梁柏台夫人)、钱希均(毛泽民夫人)、康克清(朱德夫人)

           刘苗激动地握着父亲的手说:“老陈啊,真没想到,你们还在山上呀。这下可好啦,你在,就等于特委在,我们与敌人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父亲也竭力鼓励大家说:“井冈山虽然被敌人占领了,但是群众是拥护我们的,我们有党,还有枪,一定能打退敌人,收复井冈山!”

          母亲回忆1928年5月4日朱、毛两军井冈山会师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上,自己和胞兄彭琦表演文艺节目

           为了感谢冒着极大的风险给他们带路的老表,父母亲把结婚时遂川县委送给他们的一床印花薄棉被送给了他,那是他们唯一的棉被。而后,刘苗把他们带到一位双目失明的林阿婆家,让他们缓口气。林阿婆忙着找出了仅存的一碗黄豆炒给他们充饥,又找出一点珍藏的盐,冲了几小碗热盐水给他们喝。

           很久没吃盐了,母亲端着一碗热盐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她想把盐水端送给林阿婆喝,可林阿婆却说:“姑娘,快乘热把盐水喝了吧!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两个儿子也参加了红军。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这是多么好的阿婆啊!

          那个年代,盐,就是老百姓和红军的命根子。当年敌人搞经济封锁,盐运不进来,所以小商贩把盐的价格抬得十分昂贵,一块银元能买200多斤南瓜,却只能买4两盐(16两老称)。井冈山艰苦斗争时期,缺医少药,盐是救治伤病员的宝贝,用盐水给伤员消毒伤口,是最好的疗伤。老百姓有盐自己舍不得吃,想尽办法把盐送给红军,有的人甚至为此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这就是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

           为了不连累林阿婆,父亲、母亲和荆竹山的乡长和党支部书记搬到了山上防野猪的草棚住。临走时,林阿婆送给他们半包火柴,嘱咐他们千万别让火柴受潮了。

           每当讲起这段往事时,母亲总是抑制不住对林阿婆的感恩之情。

          在他们坚守井冈山斗争的那段日子里,敌人天天来搜山,扬言“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为了切断群众与红军的联系,敌人烧光了所有的房屋。

           父母亲和同志们藏身的草棚被敌人烧了,他们就再找另外的草棚。到了晚上,父母和支书、乡长到村里发动群众并寻找散落的部队人员,重新组建了一支游击队。

          碕石彭家将的核心领军人物之一、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回忆湘南起义农民大军上井冈

          白天,父亲带着游击队打击敌人,搔扰敌人,让敌人不得安宁。母亲在草棚附近挖竹笋和野菜。可天寒地冻,很难挖到能吃的东西呀!母亲有身孕,严重缺乏营养,饥寒交迫,常常晕倒。她休息一下,又坚持起来为游击队员洗衣、缝补衣服、烧开水等。

           当时,他们最困难的是没有吃的。有一个晚上,他们在一片被敌人烧毁的房屋废墟中,找到了一点烧焦的谷粒。他们高兴极了,把这些烧焦的谷粒一粒一粒地捡回来,用手慢慢搓出米心来,和着点野菜,烧了一锅汤来充饥。

          “井冈之子”陈正人(1907-1972),原名陈林,江西遂川县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照片摄于1949年,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

           因为长时间吃不到盐,人人腿发软,心发慌,眼发花,一点劲儿也没有。最难熬的是夜间,他们躺在一层杉树皮上,盖着一条破了十几个洞的棉花套,瑟瑟的寒风从草棚缝隙间钻进来,就像睡在一个大冰窖,冻得整夜难以入睡。

          父亲苦中作乐地说:“这床破棉套要好好保存起来,等革命胜利了,把它送到博物馆去,让后人们看看,我们盖着这床破棉花套,也能打江山!也能打胜仗!”

           井冈山时期最大的胜仗——血战七溪岭、龙源口大捷,井冈山根据地建设由此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语)。彭家将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浴血拼杀。图为战斗遗址——龙源口大桥

           在坚守井冈山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父母和同志们总是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几乎失去常人基本的生存条件,但坚定的理想信念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绝不能让井冈山的红旗倒下!

           父母亲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消息传到了时任宁冈中心县委书记兼游击队长何长工那里,他立即派了两个人上井冈山,到处打听,终于找到我的父亲、母亲,把他们接回了宁冈。

    父亲、母亲是坚持井冈山斗争最后撤离井冈山的红军战士。

           1986年,母亲去看望病重且双目失明的何长工伯伯。何伯伯紧紧地握住母亲的双手,十分动情地说:“彭儒呀!当年我没有关照好你们,差点没把你们饿死冻死啊……你们彭家上井冈山的人很多呀,我非常想念当年井冈山的同志们啊!”

           当听到老人感人肺腑之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和落泪。这是何等真挚感人的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让我震撼!

           2009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来到北京医院,亲切看望井冈女红军彭儒同志

    转眼母亲离开我们十年了。这十年,我无时无刻都在怀念她。

          母亲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山村——碕石村。

          1951年母亲(后右二)、父亲(后右三)与子女、亲属庐山合影。中间坐者为外公

    我的外公是一位开明乡绅,因参加辛亥革命有为,当过四届县议员。以母亲家当年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她完全可以过那种比较安逸舒适的生活,但是她却选择走上了一条充满艰辛而且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革命道路。

           母亲生前常常说:“我们村大约有200多名青年男女参加了革命,其中很多人出身乡神家庭。他们背叛了家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母亲回忆与兄弟姐妹衡阳三师求学、参加革命

         “我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家都夸奖我们打仗是英雄,搞宣传工作是骨干,做群众工作是模范,功勋卓著。当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高度赞扬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英雄模范群体’,当时红四军中称我们为‘彭家将’”。

            开国中将欧阳毅伯伯回忆:“我总在想,圳下遇险突围,如果不是彭暌及其他同志及时赶到,指挥有方,使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军部首长脱险,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工农红军、甚至中国革命的历史都有可能会因此被改写!”

           碕石彭家将的核心领军人物之一、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回忆:“1968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我,亲切地笑着说,‘我们是在龙溪洞见面的。那时候,你们有多少人?多少枪?’”

           曾任碕石独立营副营长的萧克伯伯没有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主席还清楚记得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还记得那支从宜章走出来的小小的农民武装。萧克伯伯激动地回答说,“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有五六百人,六七十条枪,三百多杆梭镖。”

            毛主席听后连连赞道,“你们是揭竿而起,揭竿而起啊!”

           母亲无限感慨:这些英雄的碕石彭家将士,“他们或战死疆场,或被捕惨烈牺牲,或被打散回乡,或下落不明,真正活到解放后的我与吴仲廉,是彭家将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母亲回忆井冈山时期艰苦斗争及“彭家将”编唱《红米饭 南瓜汤》红军歌谣

         “每当我想起 ‘彭家将’这个英雄群体时,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大哥哥大姐姐不仅是我的革命领路人,也是与我共同浴血奋斗的战友。我是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我要继承和完成他们末完成的事业,忠诚革命,一生为民!”

           母亲生前曾殷切地表示:“我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能拿起笔,大书特书,为彭家将的死难先烈和革命者作传昭彰,彪炳千秋,弘扬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昭示后代,永世不忘!”

            敬爱的母亲,请您放心!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您的遗愿也是我们后人最强烈的心愿!

           我们聘请了中囯延安精神研究会和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部部长胡山同志和宜章党史专家李安牛同志做主编,并请了县党史办领导谢水军同志、碕石村彭家将的后人、老村民、碕石英烈红军小学彭国良校长等参于彭家将调研、整理汇总资料。

          湘南起义和红军时期母亲的革命引路人陈毅元帅的后人陈昊苏会长亲自为《碕石彭家将》一书赋诗纪念并作序:“为创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彭家将英烈们丰碑永驻,永垂不朽!中国千秋万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八一军旗上,永远凝聚着彭家将的忠勇铁血英魂!”

           他们无私地提供了很多的资料,大家都在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地完成和实现您的遗愿!

           母亲从富家千金到红军战士,再到一个坚强的女干部,“忠诚革命,一生为民”的信念早就溶化在她的血液中。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要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

             她永远是我们兄弟姐妹及后人们学习的榜样!

                     ——永远怀念父亲母亲的女儿 延生     

                                                                                                            2020年9月30日 北京     


    【人物小传】

           彭儒,曾用名彭良凤,女,汉族,湖南宜章县迎春镇碕石村人。1913年3月6日出生。1926年考入湖南省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大革命时期湘南革命运动的中心——衡阳三师

           1927年4月彭儒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并参加革命工作,后在宜章县碕石村参加党的秘密工作,任党支部交通员、宣传员。

           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参加了朱毛会师。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红四军29团、28团宣传员,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女战士之一,曾参加新老七溪岭保卫战和三打永新等战斗。1928年秋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妇委工作,曾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进剿”,反“会剿”斗争。

           1930年后,彭儒出任中共江西省行委妇委书记、赣西南特委妇委委员、永吉泰特委妇委书记,组织群众和妇女配合红军一、三军团攻打吉安。1931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委委员,曾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共和国的摇篮——红都瑞金

          1932年彭儒任中共福建省汀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代书记。1933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妇委委员、长胜县委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斗争。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后经中央组织局决定返回苏区任于都县委宣传部长。1935年春,组织决定彭儒陪陈正人赴白区治病。1937年回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任党总支委员,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科长,并在延安马列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战胜利后,彭儒赴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民运工作团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吉林省延吉市委组织部部长,延吉军大高干班总支委员,吉林省委妇委常委,省委党校总支委员。

            解放初在江西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彭儒出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副主席,南昌三二零厂党委组织部部长。

           1952年,彭儒、陈正人奉调到北京工作

            1953年7月后,彭儒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干校人事处副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农业部监察室副主任。           1956年7月后任农垦部政治部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宣教局副局长。

           20世纪50年代,彭儒下乡考察

           1960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彭儒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62年夏,陈正人、彭儒在北戴河

          1960年12月后,彭儒任国务院农林办公室机关党委专职书记、中直机关党委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水产部监察组副组长。

          周总理出席陈正人同志追悼会(1972年)

          文化大革命中彭儒受到残酷迫害,但她无私无畏,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坚持不懈的斗争。1972年5月在周恩来的直接关心下,到国家水产总局工作,后任总局顾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彭儒当选中央纪委委员(专职),到中纪委工作,任林彪、“四人帮”两案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中央“两案”审理工作。1982年,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3年,中央批准按副部长级待遇,1985年12月离休。

          1988年,(左起)萧克、曾志、彭儒、欧阳毅在湖南郴州出席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

          彭儒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7年,作为特约代表列席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中央批准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

           2003年11月5日,作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唯一健在女红军,彭儒(前排中)为《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会开幕式剪彩

           2010年10月5日,彭儒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彭儒,是参加过伟大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最后离世的老红军。

            为创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彭家将英烈们丰碑永驻,永垂不朽!

           中国千秋万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八一军旗上,永远凝聚着彭家将的忠勇铁血英魂.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