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记住乡愁——溧阳彭氏渊源与彭菉洲先生(之一)
  •      溧阳五大姓“彭马史狄周”中,彭氏排在第一位,而在彭氏宗族中品望最高的是被尊为“为宗祭酒”的彭菉洲先生。彭菉洲名会淇,字四如,号菉洲,生于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溧阳南门彭氏八世孙。菉洲先生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公元1676年),官至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正二品,是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会试大总裁。


    溧阳南门彭氏渊源
       彭菉洲先生迁居溧阳的初祖是宋朝末年的彭显(字克明,号避地居士),江西清江县(现樟树市)白珏完塘里人。彭显为宋代名臣学者,载入《宋史》的龙图阁学士忠肃公彭龟年四世孙,彭龟年是溧阳彭氏直接奉祀的始祖。


       彭显是宋末咸淳进士,授真州(南京仪征)判官,后在赵淮幕府任转运使。元朝平定江南后,改溧阳为州,当时建康路府尹(南京长官,溧阳一直隶属南京,直至清雍正八年,史贻直署理两江总督时上疏,溧阳正式改属镇江府)徐旺荣佩服克明公的忠义,举荐克明公任“溧阳知州”。彭显到溧阳后以“事二姓君王”为耻,称病推辞,遁迹山水中,故号避地居士,为世人称道。


       彭显为溧阳彭氏初祖,这一支世称“溧阳彭氏”(溧阳西门彭氏)。溧阳彭氏在江南历史悠久,地位深远,江南迁徙各地奉溧阳彭氏为“正溯”。彭显后又过了五代孙名彭效,始迁居溧阳南门,为溧阳南门始祖,这一支世称“溧阳南门彭氏”。彭效,字思敏,号竹所,封乡饮寿官。寿官,明代养老制度中赐予老人冠带的头衔。“寿官”是由地方推举,皇帝颁诏,在明朝仅仅颁授十九次,因此对当时人来说格外珍贵。明朝初年,在今溧城镇歌岐村张巷里,有位叫张尧辅的先生,聘燕山处士彭仲勤(溧阳彭氏四世)之女琼英,给长子张仲彬为妻。张仲彬和彭琼英所生子取名张思敏,这就是彭效。自彭显迁居溧阳以来,彭氏已是溧阳巨族。根据彭适(字伯韬,号南洲,溧阳南门彭氏五世)在任浙江庆元县知县任上撰写的《一清公存孤序》一文,彭效身世大概是,祖父彭仲勤为潭州路总管(路为元朝行政单位,相当于府,溧阳在元朝曾短暂升格为溧阳路,这也是溧阳行政级别最高的时期),父亲为“闵省大宪”(应相当于福建省按察使)。在洪武十七年间,张氏因为朝廷运输粮食延误时间,全家被发配湖广靖州。彭仲勤之子彭侑,世称“一清公”,在官军抄家之前连夜把襁褓中的外甥张思敏放在篮筐中偷偷带出来,保存了姐姐的唯一血脉。一清公当时还没有生子,就把张思敏当做自己的长子,姓彭氏,取名效。后因宗谱严格世系,故分开另立,迁住南门,世称“溧阳南门彭氏”。


       溧阳南门彭氏后未再改回本姓,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一是明初洪武期间法律严酷。当时一清公窃孤之举实冒大不韪,易招连坐之祸,更不利于南门彭氏后世世代繁衍;二是彭侑舅氏的养育之隆恩。彭效娶妻生子、予分家产,恩遇与其他兄弟一样。一清公千钧一发之际,为张氏保留血脉,令南门彭氏世代感恩。为此南门彭氏在祖祠(原南门街小学)中把一清公作为第一龛纪念。这里要格外补充的是一清公之女“妙贞姑”。妙贞姑为抚养彭效终生未嫁,可以说没有妙贞姑的抚育就没有溧阳南门彭氏的存在,为此溧阳南门彭氏专门配祠纪念。


       根据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沈元炼,在泸溪县知县任上为外祖父彭嘉谷作《候选州判颂禾彭公传赞》)写到,“彭氏之居南城者分为四房,皆期功之亲,科名甲第为吾乡之冠,故簪缨特盛然,其先实多隐君子焉,四世祖曰鑑塘,素有善名,彭氏之大始基于此”。这里说得鑑(读鉴)塘公就是溧阳南门四世孙,是溧阳南门彭氏的中兴之祖。彭效生五子,五子生二十孙。到第四世鑑塘公南门彭氏已经繁衍茂盛了。鑑塘公生适、远、延、迈四子,构建了南门彭氏的主流。再传三代孙,彭绅(字锡我,号佩庵),即彭菉洲先生的父亲。彭绅为清代贡生,贡生是朝廷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同时,多次被县里推荐为“乡饮大宾”。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乡饮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古时人们都把能选上“乡饮大宾”作为一种莫大荣耀。彭绅还是有名的孝子,在县志中记载他在守孝期间,强盗经过他的住处时说:“这是孝子住的房屋啊,互相告诫不入”(清嘉庆《溧阳县志》622页)。(待续)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