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祖文化

彭祖生在四川家在彭山受封彭城归葬彭山
  •                                                  彭祖生在四川家在彭山受封彭城归葬彭山


    西蜀:黄帝部族的发祥地 


           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炎者,炎帝也。黄者,黄帝也。据古史传说,这两位古代伟大帝王是兄弟。炎帝是兄,古羌人的领袖,又称“烈山氏”,是他最早发明“刀耕火种”,即先放火烧荒,驱逐毒蛇猛兽,开垦“处女地”,用石刀破土播种。这是上古时代的粗耕农业的开始,所以后人尊他为“火神”和“农神”。古羌人来源于西北方的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北麓,最早以游牧为生,善于养羊并由此得名为羌。黄帝是弟,氐人的领袖。所谓“氐人”,史学界认为氐也是古羌人中的一支,但先于其他羌人进入低地,所以称为“氐”。现在,根据分子生物学——人类学研究成果,黄帝部族之先,也有可能来自滇缅边境,沿着青藏高原东部由北南流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河谷北上而进入川西高原,与早已南下在此居息的羌、氐相遇通婚融合,形成黄帝部族。炎帝和黄帝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部族,都有许多发明创造,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社会形态大为进步,文明程度跨越提高。黄帝的贡献尤为突出,所以又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大约生活在距今 5000 年前后,开创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和当代社会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证实,“黄帝部族”曾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有“人类迁徙大走廊”之称的川西高原生活、迁徙,然后才向东发展进入中原地区。黄帝部族在进入中原前后,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西部包括成都平原一带广大地区都是黄帝部族的大后方。 

     

    一、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为正妃 


          黄帝部族与“西陵氏”的联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部族融合的佳话。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黄帝成为“西陵氏”的“乘龙快婿”之后,实力大增,才有可能向东发展,战胜东夷的首领蚩尤,一统天下。 

    …昌意→ …老童…吴回→ —陆终→ →彭祖 

    黄帝……——昌意……——颛顼——…老童(卷章)——吴回——………………陆终——………籛铿(彭祖) 

    据考证,“西陵”,即今川西高原阿坝州的茂汶盆地。这里是古蜀“蚕丛氏”的发祥地,以养蚕著称。黄帝与嫘祖后来迁徙到四川川北的盐亭县,在盐亭留下了众多的遗迹。 

     

    二、 颛顼、鲧、大禹皆生于西蜀 


            黄帝与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及其后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华历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位降居“江水”(即岷江)的玄嚣,名契,字青阳,又名少昊,后来继承黄帝帝位, 称金天氏; 另一位降居“若水”(即雅砻江流域)的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即后来继金天氏之后称帝的颛顼大帝。颛顼为黄帝之孙,“有盛德焉”。颛顼的出生地,据《古文观止》编者吴乘权在其编著的《纲鉴易知录》《颛顼》条目“若水”下注云:“在四川雅州荥经县”。 

             再据考证,颛顼大帝的儿子鲧也出生在西蜀。鲧为黄帝之曾孙(即第四世孙)。《山海经》有言: “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郭璞注曰:“竹书曰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也。”“若”,即“若水”。“若阳”,即雅砻江北岸,其地当在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天穆之野高二千仞”,指川西高原。“居天穆之阳”,则应位于川西高原南部。 

          

    颛顼帝故里 荥经县 

          鲧的儿子禹出生在西蜀,更有确凿证据。禹为黄帝之玄孙(即第五世孙)。《史记》有载:“禹生西羌”。又云:“禹兴西羌”。西汉大文豪扬雄所著《蜀王本纪》曰:“禹本汶山郡广柔人也,生于石纽。”皇甫谧《帝王世纪》曰:“禹父鲧,母修己,见流星贯昂,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拆而生禹于石纽。”近世以来,其他地方,争言禹生其地,皆无稽之谈也。石纽的具体位置何在?传说主要有三,一曰北川县;二曰汶川县;三曰都江堰市境内龙池一带,彼此争议,但三处均在川西则为一致。 

         

            近年来,笔者曾多次到川西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考察,探寻汶川大禹故里。在汶川县岷江旁绵池古镇飞沙关有一飞沙岭,岭上有一地名“刳儿坪”。这里地势平坦,禹迹遗存十分丰富。现存有“禹王庙”一座,占地数亩。庙前禹王彩色塑像神采奕奕,头戴斗笠,左手握锸,右手指向前方,似乎正在指挥治水民众开挖河渠。禹王庙旁有“禹穴”,洞深数米,能容数人。洞口岩石,雕刻有“禹迹”两个大字,笔力雄健古朴。左近有瀑布,瀑布下池水清冽。池底石现红色,传说此乃禹母洗儿处。汶川县为羌族自治县,羌族人民有大禹崇拜的传统。羌族民歌中歌颂大禹疏通了九条河,时间用了八年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羌族名字就叫“耶格西”。据专家考证,此唱词原为羌族巫师“释比”用羌语演唱而译为汉语。《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十九·广柔县》载:“郡西百里,有石纽乡,禹所生也。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过,逃其中,不敢追。云畏禹神;能藏三年,为人所得,则共原之,云禹神灵佑之。” 


            北川羌族自治县现属绵阳市,古名石泉县与汶川县同属汶山郡。北川县地处涪江上游,有“禹里乡”,亦有石纽禹穴。北川位于四川西北部,古属西羌,亦称西夷。《禹贡》篇中多次提到的岷山、嶓冢山和(长)江、沱(江)、潜(嘉陵江)、汉(水)之源头都在四川西北部。大禹治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此地有石纽山、望崇山、酉山、刳儿坪、金锣岩、洗儿池、一线天、禹穴沟、采药山等大禹遗迹。禹穴沟口有石碑,上刻有“禹穴”两个楷书大字,落款为“颜真卿书”。沟口行数里的岩壁上刻有“禹穴”两个大字,每个字有八尺见方,笔力豪放雄浑,为李白所书。进入“一线天”峡沟,陡壁上有虫篆体“禹穴”二字,相传为大禹所书。 

           

          都江堰市龙池乡据传也是大禹故里。龙池有禹庙,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前往凭吊游览,有诗记之曰:“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2005 年农历六月六日都江堰市在龙池隆重举办大禹诞辰祭拜大典,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部分领导和众多专家学者参加,宣读祭文,撞响祭祀钟,敬献花篮,行礼如仪。其间,还举办了“大禹文化与江源文明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著名专家学者达 60 多人。会上发表了研讨大禹在都江堰地区治水历史和开创“江源文化”的学术论文多篇。四川大学历史文学院教授彭邦本等作了重要发言,提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国宝级文物——制作于 2900 年前的西周“遂公盨”。

         “遂公盨”的 98 字铭文,证实了大禹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对“疑古派”否认大禹历史存在的错误见解是一个有力的否定。这次学术研讨会认为,“大禹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长期以来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敬仰,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至今,而他与都江堰的关系又十分密切,值得我们去大力挖掘和梳理。”“大多数人误以为,都江堰的历史是从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始的,到今天共2261 年历史。但是,实际上都江堰的历史还应该有时间上的超越,不仅仅李冰治水,在此之前还有鳖灵治水、杜宇治水、大禹治水。尤其是大禹治水影响深远,都江堰的治水科学技术都是大禹以来先民治水智慧的结晶。大禹治水从岷江开始。”以上见解,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彭祖,字篯铿,为黄帝第八世孙、颛顼大帝玄孙,火正祝融吴回之孙。其父陆终娶“鬼方氏之妹”女嬇为妻。女嬇怀孕三年,剖腹而生六子:老大:樊(昆吾)、老二:惠连(参胡)、老三:篯铿(彭祖)、老四:求言(郐人)、老五:晏安(曹姓)、老六:季连(芈姓)。

            据《华阳国志·蜀志(十五) 》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彭蒙即今之四川省彭山县彭祖山,又名仙女山。现彭山仙女山遗存有彭祖墓。故曰:“彭祖生于彭山,归葬于彭山。”《华阳国志·蜀志(二十四)》云:“譔曰蜀之为邦,天文,则井络辉其上。地理,则岷、嶓镇其域。五岳,华山表其阳。四渎,则汶江出其徼。故上圣,则大禹生其乡。媾姻,则黄帝婚其女。显族,大贤,彭祖育其山。列仙,王乔升其冈。”

            《华阳国志·先贤女士总赞上》又云:“益、梁爰在前代,则夏勋配天,而彭祖体其地。相传禹、彭祖皆生于巴蜀。”

            为什么黄帝部族后裔中的众多精英生于西蜀而其建功立业又多在中原一带呢?这是因为,黄帝部族与西陵氏世为婚姻,在西蜀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同时率领本部族人众继续北上东进寻找发展空间。当时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带,不但是辽阔的大平原,而且气候温和,水草肥美,森林植被茂盛,生态良好,很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其条件比西蜀山区更为优越。而蜀山下的成都平原当时还是一片湖沼,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其优势还没有显现。黄帝部族在中原,开辟草莱,驱逐野兽虫蛇,发展生产,又先后赢得与炎帝、蚩尤等部族的战争,进而实现部族融合,终于站稳脚跟,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黄帝部族当然不会忘记他们留在西蜀的亲人和后人,要将他们接到中原广阔天地共同生活,并培养后代继承自己成功开创的事业。尽管西蜀与中原相隔 3000——4000 里,中间还横亘着几条东西走向的大山(大巴山、秦岭等),但道路早已由先行者探明,不愁无路可循。据历史学家林向先生考证,根据《诗经·六月》篇“我服既成,于三十里”,即古代军队“戎装披在身,日行三十里”计算,从西蜀穿越巴山、秦岭经渭水流域至中原,正常情况下步行只需要 90—120 天,可见两地还是可以相通的。黄帝的后裔们,当然也乐意迁徙到中原去生活。但他们没有

    料到的是,中原一带,也远非天堂,这里也有天灾人祸。到了帝尧时代,先是旱灾,紧接着又是大洪水,其严重性大大超过西蜀故土。黄帝子孙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国有句老话:“多难兴邦”。黄帝部族就在同灾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代代杰出的领袖人物,造就了本民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


            据《彭山县志》(1991 年版)第 638 页记载:彭祖 先秦时期传说人物。《史记》、《国语·郑语》、《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江苏徐州),故号彭祖。《四川通志》说他晚年入蜀,定居彭山县象耳山,以彭为氏,卒后葬于彭亡山(今彭山仙女山)。今陵墓犹存,墓前有清同治六年(1867 年)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彭祖会炼丹,善采药,长于养身术,传说他活了 800 多岁,自尧历夏至殷末。自古以来,民间一直将他作为“老寿星”来传颂。《孟子·滕文公上》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史记·夏本纪》又说:“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帝尧夙兴夜寐,勤政为民,并选拔舜来辅佐自己。据《韩非子》一书描述,尧的生活相当艰苦,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糙粮饭,喝的是野菜汤,冬披鹿皮御寒,夏以麻片掩体……尧当政时,年时并不十分顺,发生过大旱,又有过洪灾。一次,尧指挥抵御洪水,连续奋战,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一连数日,粒米未进。“彭铿斟雉,帝何飨”(屈原《天问》)。在尧生命垂危之际,彭祖煮了一罐汤,一勺勺喂到他的嘴里,救醒尧。彭祖利用他丰富的医疗之术和养生之道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尧帝。 尧帝了解到彭祖的身世,考察了他的才能和品德后,封彭祖为官,任守藏史,辅助尧帝治理国家,封地大彭,并在其后建立了大彭氏国。《大戴礼·五帝德》记述了孔子回答弟子宰的问话时说:“(帝尧)举舜、彭祖而任之”。《史记·五帝本纪》亦载:夏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

           彭祖,名铿,是黄帝轩辕之后裔、颛顼之玄孙、祝融之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

           彭祖究竟生在何地,安葬在何地,历来有不少说法。笔者赞同徐 谦《彭祖者一彭山人也》(《世彭会讯》创刊号(2001 年 6 月 30 日)第 14-15 页、2 期(2001 年 12 月 30 日)第 6-7 页)和彭义昌(中共广西宾阳县委党校)《彭祖故里初探》(2004 年·中国·福建武夷山彭祖文化节暨第六届世彭会筹委会彭祖文化学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两文有关彭祖出生地(故里)、安葬地的观点。

           彭祖约于公元前 1900 年的 6 月 6 日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彭蒙山(今彭祖山)。公元前约1100 年 6 月 3 日因病卒于彭蒙山,享年 800 余岁,死后亦安葬在彭蒙山上,实乃地地道道的彭山人。

           彭祖的出身地和安葬地在四川彭山,笔者认为还有以下依据:

            首先,从《山海经》、《大荒西经》、《史记·楚世家》、《竹书记年》等历史古籍中,我们看到彭

    祖的祖辈们的活动范围,彭祖的曾祖父帝颛顼“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辞海》)。据《史记·吴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轩辕丘(今河南省新郑市)而得名轩辕。其子昌意因“德力不行,不足以继承大位,降至若水任诸候”(《帝系世本》)。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生下了帝颛顼。若水指今中国四川西昌雅磐江一带。颛顼在川留下,称(大称)→老童(卷章)→吴回→陆终→彭祖(福建·高衡·《世彭会讯》2 期(2001 年 12 月 30 日)第 7 页)。

            彭祖的父亲陆终与女嬇氏婚后,“孕而不粥三年”(《大戴礼》等书)。“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

    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世本》)”女嬇氏怀孕三年,启胁生子,不生则已,生则惊世,一胎六子。据《路史》所记,女嬇氏生子这天是六月六日。女嬇氏生六子,老大叫樊,老二叫惠连,老三叫篯,老四叫求言,老五叫晏安,老六叫季连。 二是,据《华阳国志》载:“彭祖本生蜀”,“彭祖家其彭蒙”,由此及上述推断,彭祖生在四川、家在彭山,而且他晚年落叶归根于此,死后葬于彭祖山。“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天彭。周衰始浮游四方,晚复入蜀,抵武阳家焉”(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七十四)。且《华阳国志》卷三及《水经注》江水都提到武阳有彭祖冢。县东十里有彭亡山,是因“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因名”(《后汉书·郡国志》)。武阳就是现在的四川·彭山县。这里的“本生蜀”、“复”说明原来彭祖就居住在彭山,“家”就说明彭祖的根在彭山,彭祖是彭山生长人氏。 三是,《路史》载:“女嬇氏六月六日,启胁生六子、三曰彭祖”。《太平记钞·彭祖》载:“彭祖卒于夏六月三日,葬於西山(今彭山县彭祖山)下,号曰彭山。举柩日,社儿六十人皆冻死………”。四是,《神仙传》云:“彭祖出走后 70 年,在西域又有人看到他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行走。到周康王 36 年,入蜀定居,卒葬彭山。”五是,根据彭山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如:山名、地名、水名、石文化、陶文化、崖墓文化、巫文化等等,也可找出他们与彭祖渊缘关系。 同时,据《彭山县志》(1991 年版)第 684-685 页,称:“《史记》、《列仙传》等古籍载,彭祖姓篯名铿,陆终氏第三子,封于彭城,故号彭祖。彭城乃今之江苏铜山县,虽距四川数千里,但这位长寿老人却在晚年入蜀,定居彭山而葬于此。陵墓今犹存,在江口镇(古彭亡聚,又名彭蒙)仙女山(即彭亡山),墓前有清同治时县令王燕琼所立墓碑。《辞源》卷二“彭亡”一词下注:“彭亡,山名,也称彭蒙,在四川彭山县东,山上有彭祖祠,下有彭祖冢”。即按此实际情况注释。

    “关于彭祖晚年入蜀定居彭山,葬于彭山一事,古书中早有记载。1600 年前,东晋时我省著名的方志家常璩(约 291—357 年)在其《华阳国志·蜀志》中就记有“彭祖家其彭蒙……武阳县,郡治。有彭祖词……”。两汉、魏晋时的武阳,即今之彭山县(县治在今彭山双河乡)。稍后,郦道元(?--527 年)在《水经注》中也有“江水”(今府河)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的类似记述。《蜀本记》、《元和郡县志》、《蜀中广记·名胜志》、以及《四川通志》等,所记略同。

         “彭祖葬于彭山一事,历史上也曾有人提出过怀疑。苏东坡认为“此地后人葬衣冠处”;苏辙也有“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的诗句(均见嘉庆《四川通志》)。即如苏氏弟兄所言,但对彭祖衣冠为何会葬在彭山,常璩等又为何有此记述,均值得思考。今《四川通志》卷二陵墓章记有:“周彭祖墓在县(彭山)东十里彭亡山,因流寓于彭,卒,遂葬焉”,并附有明代杨京(彭山令)吊念文章,文中有“彭山之以彭名也,名之以彭祖也”。又说“晋常璩志武阳,则曰大贤彭祖殁于其乡,璩言必有所考也”。此说不无道理。古时,山川城镇及州郡县之命名,均有所本。彭山江口镇古名彭亡聚,镇后的山叫彭亡山,其名已久。据《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所记:东汉建武十一年(42 年),岑彭伐公孙述至武阳宿营于此,述遣刺客杀彭,事后改彭亡为彭蒙。从这段史实看, 已有两千年(或更早一些)。为什么以“彭亡”名之,李吉甫(758~814 年)在《元和郡县志)卷 32 中解释:因“彭祖家于此而死,故曰彭亡”。可谓持之有故。 当然,另一种观点认为:据《路史》所记:“女嬇氏生子这天是六月六日,生地即祝融之墟──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彭祖的发源地四川,家在彭山,發祥地在彭城(本文不赘述),歸葬在

    彭山,更为可信。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