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四端五常构建中华道德脊梁
  • 古语有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心向善、行好事、做好人,需要的是道德原则的理想和志向,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需要的是古道热肠、见义勇为的行为实践,需要的是时时刻刻的保持着一颗感恩奉献的决心和勇气,这就是良心。

     

    良心易得也易失,易得是因为良心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最好的礼物,与生俱来,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易失是因为人在社会生存生活的过程中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奉献,见善不行,见义不举,冷漠麻木侵袭全身,良心就失去了。

     

    良心能否守得住,常常要在人世间遭到磨砺和考验。虽然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人伦”的概念,列出了十种基本的社会角色和五对基本的社会关系,提出了每种社会角色应尽的道德责任以及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孔子还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了道德典范、大同社会的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感恩奉献、乐于助人便是打造“大同社会”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两千多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就是对这些道德原则不断总结、归纳、提炼、加工,使这些道德原则更加通俗易懂、易于传播。后人把它概括为“四端”“五常”。


    “四端”就是道德的起点,做人的前提。“四端”指的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仁爱的开端。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我们看到邻家小孩跌倒了,都忍不住去扶一把,何况是含辛茹苦将我们扶持长大的老人呢。

     

    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这是义的开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明知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那就是无羞无耻,很难得到人类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辞让之心就是要懂得感恩、谦逊恭敬,是礼的开端。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别人的父母也是自己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把温馨舒适的家园建造好留给我们的人,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就如同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就没有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是非之心就是要懂得分辨善恶美丑,这是智的开端。热心帮助他人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天性,是良心的驱使,不能因为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就阻碍了自身的行善之路,将良心浸入了卤水池,一辈子都要遭受良心的不安和谴责。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了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自己的父母都成问题。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道德实践,是社会责任感培养,做人价值重塑的行为规范。

     

    “仁”就是仁爱,积极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义”就是奉献,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去做良心应该做的事;“礼”就是敬老爱幼,尊重他人,讲文明,懂礼貌,用感恩的心对待人类社会的美好事物;“智”就是智慧,明辨是非善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信”是信义,坦荡真诚、豁然大度,对人友善,保持天然的善良的本性。

     

    “四端”“五常”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关圣帝君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日积三善,积善三年,天必降福;一日积三恶,积恶三年,天必降祸。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要求我们立身处事,积德行善,保有人性良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担当的人,有益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人。这是天地间千古不变的大道,如此才能对得起来我们的良心和生养我们的天地万物。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