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民族骄子一代名臣彭大雅
  • 民族骄子一代名臣彭大雅

     

    忠州  彭家华

     

      

     

    在我们有“东方巨人”美誉的大中华,自秦朝统一后,由于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实现了民族大统一。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人们的中心崇拜(即忠君爱国观念),便成为大众意识,国家利益由此上升为至高无上的民族利益,故历代上自朝臣,下至百姓,都富有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数不清的忠烈义士。在我们重庆,历史上被喻为“守蜀名臣”的彭大雅,便是中国南宋时期,堪比岳飞、文天祥般忠勇无畏的爱国守士功臣,不愧国之栋梁。

    有关彭大雅忠勇保国事迹,本人在新近面世的《重庆彭氏源流族典》和《大雅公涪陵支系治珑房宗谱》中,有过一些追述,但嫌散乱,特再统而纪之。

     

    临危受命  成竹在胸

     

    彭大雅,字子文,号太极翁,江西鄱阳人,约生于宋孝宗二十五年,嘉定七年进士,官朝靖郎,初为楚京湖(今湖北省)制置使史嵩之幕僚。由其忠厚坦诚,勤奋机敏,颇得史嵩之器重。

    十二世纪初,金元侵宋,朝廷为加强西蜀边陲防御,根据史嵩之举荐,理宗诏调彭大雅入蜀为司殿将军,扼守“广陕阆夔”一线。此时,四川北大门广元(原名利州元军占领后改名广元,意即广大元朝之意),已被蒙古国攻陷,正转向成都攻伐。彭大雅临危受命,死守东川一线。因南宋都城杭州,元军累越长江天险不成,便转头来攻西蜀,然后沿长江东下灭宋。因此,西蜀成了保国前线,危在旦夕。

    元军战略,一是征伐成都后东进,一是沿嘉陵江南下,直取重庆。总之,重庆成了元军攻掠的总目标。

    彭大雅成竹在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命都统甘润加筑川江一线工事,自奉节白帝城(八阵图)、云阳磐石城、万州天子城、忠州皇华城一线修城筑寨,又在嘉陵江三江汇流处合川,高筑钓鱼城要塞。从后来战事发展来看,他的这一布防策略,都是十分正确的。

    大雅忠义忠勇的战略智慧,源于他自幼虚心好学,深闇古代战法。他来川执掌军事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成都拜竭侯祠。他在诸葛亮像前恭言:“大国之卿不拜小国之大夫,拜公之出师表也,拜公之八阵图也。”如此惊人之语,既不违大宋礼制,又反映出他对诸葛孔明人格、兵法的渴求与尊崇。

    更难得的是他拜竭武侯祠后,随即赋诗一首:

    蚕丛开国慢悠悠,万丈嵯峨壮客游。

    栈道西来通剑阁,锦江东下出眉州。

    鸟归洞口平林晚,白帝城边古木秋。

    欲拜武侯闻兵法,百年谁可木为牛?

    这首描绘四川当时战略地位,拜竭武侯诸葛摄取兵法“火烧赤壁”的七言绝句,既似政治家的大度与敏锐,又饱含军事家临危不惧、沉着以对的必胜气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更隐含着这场战争的胜利期许。

     

    知已知彼  百战不殆

     

    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蒙古遣使来议夹攻金朝事,朝廷遣使报谢,命大雅以书状官随邹伸之出使蒙古。他利用千载良机深入虎穴,对蒙古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尤其是官制法令、军事骑射等,做深入细致的考察了解,回国后写成含盖蒙古立国、地理、物产、语言、风俗、赋敛、商贾、官制、法令、军队、骑射等面面俱到的《黑鞑事略》,成为后来元军累攻重庆不下,直至1257年合川一战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兵回朝的军事战略要著,足见其价值金贵,后来还被日本国收藏。

    《黑鞑事略》在川渝官方、民间早已无存。2017年,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政协来渝搜集彭大雅抗元保稷事迹,捎来《黑鞑事略》手稿本影印件,始知此书早已流落日本,为东京都大学内藤文库收藏,编号为内藤119,时间是昭和27331日(详影印件)。

     

    忠义忠勇 一代名臣

     

    宋度宗十二年(1237),皇诏彭大雅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在面对元军兵临城下的千钧一发之际,大雅下令抡筑重庆“通远、临江”等五城门,改旧城泥土墙为砖石城墙,由此将老城扩容三分之二,大大增强了战争的回旋余地与御敌功能。

    此时的蒙古帝国,不光加紧了灭宋步伐,更将铁骑向西推演到亚欧大陆,其势如破竹。彭大雅面对强敌,却忠勇无畏地领率军民日夜苦战,抡筑重庆城,同时进一步加固川江沿线战防,致后来元军累攻不下,连蒙哥大汗也被飞石砸死在钓鱼城下,证明骑射虽勇猛,但在重庆山地却无用武之地,加之元兵不耐川东湿热,不得已而退兵,由此延长大宋江山且四十年。

    大雅筑城,时值南宋经济已十分衰弱,加之陈隆之坚持要先筑成都,官员和百姓也很不理解,说这是在困难时期大兴土木,甚至跑到衙门里大声责骂。面对双重压力,大雅仍镇定自若地解释道:“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大敌当前,无不可筑之理”。他依然顶暑热,冒危石,不分日夜奋战,终于在1240年城成。

    宋末爱国史学家胡三省,在其《通鉴注》中称赞说:“我朝自绍定失蜀,彭大雅遂建渝为制府(省衙门),支撑西蜀且四十年,盖亦归功大雅也。”

    南宋末人邵桂子,在他所著《血舟胜语》中记载:“彭大雅,嘉定初进士,后知重庆府,大兴筑城,僚属更谏不从。雅曰:“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既而城成,乃请立碑以纪之,大雅以为不必,改立四大石于各城门上,书曰:“某年某月,彭大雅筑此城以为西蜀之根本。”今通远门城墙尚存碑刻石记。

    宋元诗人黎廷瑞,鄱阳人,在《赠彭元翁》诗中存有:“英英太极翁,器明吴楚甲。驰辂使沙漠,杖钺帅巴峡……”等名句。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嘉熙三年八月,彭大雅升任四川行政最高长官制史,兼知重庆府,将制置移至重庆,领导全川军民抗元保宋。”

     

    功高遭忌 党争冤魂

     

    嘉熙五年(1241)十二月,陈隆之贯通朝中御使金渊,以彭大雅“贪赎残忍,蜀人衔冤,重罪轻罚,乞更窜责”,诏除名削三秩,于1244年发往赣州居住。至1245年,年近六秩的民族骄子彭大雅,含冤忧愤而卒。

    大雅蒙冤后,随着宋蒙战事的发展,益现经大雅精心强化后的重庆战略要塞,是如此之突显,彭大雅的远见卓识,亦随之浮现在人们面前,尤其是他誓死保国、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更为国人所景仰,加之所谓的“贪赎残忍”,全系朝臣党争的不实之词,查无实据。宋廷遂于八年后的1252年(淳佑十二年),颁诏追录彭大雅创城渝州功,复职承议郎,官其子,谥号“忠烈”。重庆军民在较场口立庙永祀,以彰其功德。“守蜀名臣”桂冠,亦由此世代传颂。

    20183月,当我们将彭大雅抗元保蜀事迹简要,送呈重庆文化遣产研究院时,研究员、院领导袁东山副院长深情地说:“在我们重庆近代历史上,是我们对不起的有两个人,一是彭大雅,二是卢卓夫。”显然,这又从今人角度表明了彭大雅的历史功绩,是十分值得国人铭记与缅怀的。

     

      

     

    历经320年的大宋王朝,在以唐诗宋词为表征的灿烂文化熏陶下,一大批志士仁人,英雄豪杰,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出忠勇报国的不朽华章,是值得世代弘扬的精神财富。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建议在古老而美丽的山水之都重庆,重建“彭大雅忠烈祠”,展陈他的诗文遣作及原川东地区的战事遣迹(包括三筑重庆的英雄古城墙等抗元遣迹),使之成为川渝人民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928日彭玉铨发出《成都群》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