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宗氏动态

堪称大师的彭凯平教授振聋发聩的一课
  •    今天没去参加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而是参加了一天清华EMBA荣誉学术评审委员课程。

    636a53a4td068d5ee7138&690.jpg

                                               彭凯平教授

        上午的课程是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心理学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东亚研究学院的彭凯平教授主讲《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组织》。

        彭凯平教授所讲内容非常前沿,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信息量很大,而且他的教学风格非常诙谐轻松,引用的案例也非常的真实、生动,上他的“幸福课”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一直站在科学研究最前端的彭凯平教授所介绍的信息、讲述的理论,不仅澄清了我们的某些“错觉”,更颠覆了我们过去所受教育中接受的一些错误认知,可谓振聋发聩。

        对彭教授的课程,清华EMBA荣誉评审委员们空前一致的给予了极高评价,不少同学甚至认为他称得上是大师。

        难怪截至目前,彭凯平教授是唯一一位(两次)走进中南海给中央政治局委员做心理学专题报告的学者。

     

        彭凯平教授今天的课程实在太精彩,犹如一串完美无暇的珍珠项链,在这儿我展示其中的几粒珍珠与大家分享他的光芒。

     

    中国已是现代化国家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相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除了中国自己。

      国际公认的现代化门槛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金,中国2008年就达到了,这意味着中国不是实现周总理当年提出来的四个现代化,而是实现了全面现代化。

        为什么中国人一直还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呢?这与我们国家高层的韬光养晦策略有关。

         韬光养晦,就是骗人骗己,虽然老百姓不知道,但高层是知道的,只是不说。

         2008年的奥运会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成人礼。

         世界银行对发达国家的界定是人均GDP达到一万美金,我们现在据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现代化的幸福代价:3000美金的心理阈限

         刚进入现代化的国家,都会遭遇3000美金心理阈限——这是现代化的幸福代价。

        资源困境:

           目前国际能源需求70%来自中国。

            当年德国与日本之所以发动战争,就是遭遇了无法破解的资源困境,

        便铤而走险的发动战争,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资源。

        社会困境:

               道德困境

               民族意识

               国际竞争

        心理困境:

           心理健康

            家庭关系

            社会冲突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刚迈入现代化门槛时,也无一例外的都走过一段这样的路。

    一组会说话的数字

        1、大家知道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很多,但你们知道在中国每年是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多,还是死于自杀的人多?

        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大约十万,而国际卫生组织每年都会统计各个国家自杀率占总人口的比例,中国是10万分之16,这个比例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但这个比例乘以庞大的基数是多少?20多万!

        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倍还多。

        2、为了预防交通事故,国家每年投入的预防资金上百亿。

        20年前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心理学系每年招20个学生,20年后,还是招20个学生。而那些马列学院都已经招一百多、二百的学生了,但毕业后多数都转行了……

        3、研究发现乐观和快乐的人比悲观、不快乐的人平均寿命长7.5岁;而吸烟比不吸烟的人减寿2.5岁。

        4、账单上写“谢谢”:收到的小费会多11%。

        5、在美国,52%丢失的钱包得以被归还;在归还的钱包中:

        (1)装有名片的钱包占8%;

        (2)装有一对老夫妇照片,11%;

        (3)一只宠物狗照片19%

        (4)一个快乐家庭照片21%

        (5)一张微笑婴儿照片35%

        这组统计数据印证了另外一个心理学实验——什么东西使人善良。

     

    中国学者的悲哀

        和我一起在中南海讲课的还有我曾就读的某著名高校70多岁的一位老教授,他是我20年前读书时非常崇拜的偶像。

        可他讲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还和20年前一模一样,还是国外六、七十年代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其中不少早就被科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

        我真的觉得很悲哀,20年,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在学术上没有一点进步和提高。

        这不只是中国教授、学者的悲哀,更是中国学生的悲哀。

        我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在国内搞哲学的人还在争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非常的幼稚,这是150年前的哲学问题。在国外早没人谈论这个问题了,国际哲学界早就达成共识——心物相济,没有心,物质存在没有意义;没有物质,心不可能存在。

        为此教授现场给我们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刚才课间我趁大家没注意出去做了一个动作,有一个同学跟在我后面看。我现在问大家,我带的这副眼镜,是我八点半上课时带的那副,还是另外一副?

        同学们愣了一下,接下来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还是原来那副,有说换了一副,也有说没注意的。

        其实我带的还是这副眼镜,大家听我讲课,看我的表情,看我的眼睛,你们看到这幅眼镜了吗?看到了,看了将近两个小时,但你真的看到这幅眼镜了吗?没有,你没看到,因为你根本就没留心它的存在,你不留心它,它对你来说就等于不存在。它真的不存在吗?它确实存在,我一直带着它。

        只有你留心它的存在,它的存在才有意义;当你不留心它的时候,它的存在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心物相济: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彭凯平教授的课也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中央电视台会在大街上抓着一个人就问:你幸福吗?

        这门课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政府这几年执政理念的变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泽民,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

        “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

        “建设文化强国”——胡锦涛,2011年中共十七大六中全会报告

         “建设美丽中国”——胡锦涛,2012年中共十八大八报告

     

       彭教授今天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讲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组织的关系,内容包括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什么是幸福,幸福组织的标准,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幸福的组织。其中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与科学实验,包括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为什么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理解人性是错误的……

        这些内容在我的这篇博文中都未涉及,我写出来的是与主题有一定关联的题外内容,避免大家误解彭老师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说明,呵呵

     

         下午是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胡左浩教授主讲的《如何在我国市场实现高绩效的销售》。

        胡教授的课程现场互动不错,引用的几个案例也比较经典。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