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当前位置 : > 彭氏新闻 > 最新活动

弘扬姓氏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导公众在阖家团聚之时,不忘传承优良家风,传递向善的力量,引发了公众强烈共鸣,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家风是什么,成为当前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一、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的和睦进步同国家的和谐文明息息相关,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有助于社会和谐、国家兴盛。

     

    家风即门风,是家庭文化。家风简单的说,通常指家庭或家族传承的传统风尚或习俗作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生活作风、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家风是以家族和家庭为纽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以家族和家庭成员的奋斗精神为滋养,是家族和家庭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习俗作风、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东西,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活的东西;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俗。是祖先们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族群和家庭特色的传统优良的风尚或习俗作风。

     

    弘扬姓氏家风,追根寻源最好的方法是从姓氏源流开始。中华古老的姓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活化石,是所有龙的传人血脉相连的感情纽带。可以说数以千计的家族历史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缩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  据统计,自古到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已经超过12000多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有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有“中华姓氏第一村”广东龙川拥有4.1万人口的佗城镇有姓氏179个,其中该镇仅有2000多人口的佗城村竟然包容了140个姓氏!而179个姓氏是在两千多年前秦朝50万南下大军的下落地,且每一姓氏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典故。正因为如此,以其为内核的中华姓氏文化才理所当然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才成为上下五千年中华灿烂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具有历史悠久、稳定性强、内涵丰富的特征,充分反映出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等历史状况,与郡望堂号、家乘谱牒、家法族规、字辈派系乃至宗祠楹联、取名特征、轶闻趣事、文化遗迹、族群活动等方方面面都有紧密联系。丰厚的家族文化和家风习俗底蕴造就了无数华夏栋梁之才,发展成—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寻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多少海外游子实现了叶落归根的梦想,为中华的富强统—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因而丰富家风文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风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根之所系,是天涯游子的亲情纽带,是你我人生的轨迹记录,体味祖先奋斗的历程,领略宗族文化的传奇,感悟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特别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有些人理想扭曲,亲情疏淡的背景下,强化家国理念、家风家教,增强爱国爱家和崇祖报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责任意识,提升国家和民族软实力发挥应有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反映每一个姓氏家庭的意愿,适应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每一个姓氏家庭抓起,不断拓宽渠道,才能融入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弘扬姓氏家风做起,自觉地践行。

     

    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在辉煌发展史中凝聚的价值取向。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无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相传。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教,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这一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家风和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实现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的“浅出”。可以说,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贴近每个人、带着温度、生动活泼的精神追求。家风不仅是价值、伦理层面的宏观问题,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将家风家教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就能通过它很好地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家风家教从历史走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感念祖先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在新时代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家国精神,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传家风,重教化,是个人社会化的启蒙。家风通过亲情血缘关系教导后世子孙做人成才,对于人的成长起着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家风教化的特点是父母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家风不同,子女迥异。历史上众多的志士仁人,大都是在良好的家风环境中成长的。

     

    家风关系着家庭成员的荣辱命运,关乎家庭家族、国家民族的兴衰。历来备受推崇的家风,集中表现为一些美德善俗:尊重文化,读书明理;志在天下,廉洁守法等。其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有两条:一是勤俭持家,“我教子,惟一经,勤有益,戏无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寸丝寸缕,恒念物力惟艰”,努力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好习惯;其二是忠孝仁爱,“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以礼义廉耻是尚”。

     

    (二)树家风,重约束,是社会控制的传导机制。中国人历来崇尚“百善孝为先”,封建社会则重视“以孝治天下”。时代变迁,封建君主的治国手段不足为鉴。但是,从整肃家风入手,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符合每个家庭和国之大家的根本利益。

     

    (三)正家风,铸族魂,是国泰民康的重要前提。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风正,则民风淳。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家庭中初步培养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因此,把“正家风,铸族魂”纳入道德实践活动之中,“铸中华族魂,兴良善家风”,得民心,顺民意,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天下之本在家。”作为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家庭不但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而且是最基本的教育单位。为此,历朝历代的人们曾创造了许多办法:制定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族道德规范,诸如“家规”、“家训”、“家约”、“家范”、“家仪”、“家诫”等;设立种种礼节仪式,在每个年节和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举办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活动;为家族树立一个个鲜活的道德榜样,竭力营造好的家风。家风关系着家庭成员的荣辱命运,关乎家庭家族、国家民族的兴衰。历来备受推崇的家风,集中表现为一些美德善俗:尊重文化,读书明理;志在天下,廉洁守法等。其中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有两条:勤俭持家,“我教子,惟一经,勤有益,戏无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寸丝寸缕,恒念物力惟艰”,努力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好习惯;忠孝仁爱,“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以礼义廉耻是尚”。

     

    二、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的方式方法

     

    (一)树榜样,抓典型。要树立各种类型良好家风的典型,广泛宣传。例如:父慈子孝琴瑟和谐的典型、诗书传家学业报国的典型、勤劳致富成就家业的典型、勤俭持家福乐小康的典型、廉正家风泽被子孙的典型、亲善邻里兼济乡里的典型、穷且益坚改变命运的典型,等等。家风典型要有代际相传的连续性,距后人越近、实例越鲜活越有吸引力。

     

    (二)明家风,亮家训。编写好格古通今的《基本家风规范》。除了收入传统经典名篇,如《颜氏家训》、《治家格言》等,关键是要组织专家编写既传承优良传统,又对接现代文明、有特色的《基本家风规范》。既要求语言文字优美典雅,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传世的经典价值,又要通俗易懂、易学易记易行。可以发动全省公众整理自家治家良方,动员志愿者搜集当地的优良家风家训。此外,还要广泛收集治家持业的格言、楹联、经典名篇、成语典故、俗话词语、家风故事等,由各类媒体广泛传播。

     

    (三)搞活动,传家风。一是开展不同范围的“说我家风”活动,每个社会基本单位都可积极参与,凝神聚力,激励员工;二是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典型家规家训;三是开展“勤俭持家”主题交流和展示活动;四是高度重视网络传播阵地,如建立家族微信群,即时沟通散居国内外的家族成员,“现场直播”家庭生活情况,密切家庭关系;五是分类整理宣传燕赵英才家训集锦,出版燕赵名门家风系列研究丛书;六是鼓励城乡有条件的居民把各自喜欢的家训名言制成门联,每有路人经过,驻足诵读,提神振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七是把家风建设优良成果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等等。

     

    三、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需要倡导的主要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实践看,把中国优良传统家风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宜提倡以下八个观念:厚人伦、讲礼仪、重勤俭、善教化、守仁义、慕清廉、求公正、崇法治。

     

    (一)厚人伦。重视亲情,尊长抚少,善事父母,既养且敬,夫妻平等,友爱兄弟,长幼有序,爱子有方,正身率下,治家谨严,继志承业。

     

    (二)讲礼仪。待人接物讲究仪容、举止、表情、谈吐,表达内心的尊重与谦逊。

     

    (三)重勤俭。一是热爱劳动,反对懒惰;二是节俭持家,力戒恶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家庭成员都要树立艰苦奋斗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激发创造潜能。节俭包括合理消费,不事奢华,物尽其用,合理理财。

     

    (四)善教化。一是励志勉学,读书明理,修养德行,涵养气质;二是学有专长,修业谋生,自立自强,有所作为。

     

    (五)守仁义。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屈己待人,厚道宽容;远佞近善,洁身自好;富不忘贫,学会感恩;扶危济困,奉献社会。

     

    (六)慕清廉。从家庭安危角度教导子嗣中为官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正派,毋蹈贪黩,清正自守,敬畏民意,奉公守法,秉公用权。

     

    (七)求公正。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个人美德,是当代解决家庭矛盾冲突和协调家庭利益关系的第一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善”。家庭中的公正意识培养主要包括:得所应得,失所应失,权责相称,人格平等,是非清楚,道义分明,公允持平,公道处事,反对特权,消除歧视,利益均衡,扬善抑恶。

     

    (八)崇法治。法治包含的规则权威、自由平等、人权保障等价值观念既是现代社会良性运行的制度准则,又是良好家风的重要内容。要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培育法治精神与行为习惯,守规则、重契约、践承诺、尊人格、容异议,在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一种既尊老爱幼,又崇德守法的良好风气。

     

    四、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两方面人的作用

     

    第一,注重发挥老人独特作用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老人会越來越多,重视家庭建设,是国家文明的需要。因此传承家风家教老人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司马光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他不仅把齐家与治国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认为齐家是本,治国是末,治不好家,也更治不好国。我国素有“修身齐家”的传统。诸葛亮一生清正廉洁,“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对子侄要求极严,和其他将领子弟一样服兵役、出苦差,子侄们都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志”。世称“三世忠贞”。东汉时,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贿的杨震,“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后代子孙大多在朝为官,个个清正廉洁,被誉“清白世家”。宋代包拯,铁面无私,廉洁爱民,晚年为晚辈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教育儿子“精忠报国”。岳飞对儿子岳云教育甚严,十二岁参军,每战都让他打前阵:“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甚至向皇帝请辞为岳云连升三级的圣命。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认为“财物从来不会为子孙铺下成功的道路,反而成为导致罪恶的渊薮”:“子孙若肖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若不肖,留财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教育子女自力更生:“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是好汉。”可谓是传统家训和家风的缩影。很多革命先辈,不仅自身清正廉洁,同时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子女,形成良好的家风。因此可见,一个良好家风的建立与形成,关键在家长。每个处于家长地位的老年人,都应该肩负起传承家风的责任,根据自己多年接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制定和传承家规家训等伦理方面的劝谕和规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和教育一家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讲道德、知荣辱、懂礼貌、守法纪、品德高尚的人,形成良好的家风。

     

    第二,注重发挥妇女独特作用

     

    广大妇女要深刻认识到,立足岗位,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事业,是建功立业;注重家庭,积极参与家庭道德文明建设,建设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促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建功立业。要把引导妇女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结合起来,把发挥妇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半边天”作用与发挥妇女在家庭道德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结合起来,深化具有妇联特色的家庭工作,引导广大妇女传承“慈母孝女贤妻善邻”美德,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文明家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中的带头示范作用。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思想道德文化、为人处世原则风格,经过长期言传身教、世代传承积淀的结果。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传统家庭美德中,勤俭治家、诚实为人、宽厚处事、祟学尊礼、温良恭让、善良宽容等等,是我国家庭治持教养的基本传统美德,正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广大妇女作为家庭繁衍、家庭亲情、家风传承的纽带,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文明新风的关系,积极参与新型家庭道德文明和新型家风建设。要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认真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升家庭道德文明水平,做积极向上、文明高尚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做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李锐



彭氏交流群一: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二:世彭总会   彭氏交流群三: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一: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二:世彭总会   在线客服三:世彭总会